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地市动态>温州

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永嘉这位网格员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2020年02月15日 19:31:44 来源:中国永嘉

“这段时间太忙了,几乎都没时间好好和家人说话,希望疫情尽快结束,我就可以放心陪陪他们了。”沙头镇北山村网格员吕彬彬发自肺腑地感叹道。原计划利用春节假期回碧莲大岙娘家陪伴家人,面对突发的疫情,她毅然请战,辞别家人,从大年初一至今,始终坚守在北山村疫情防控一线。

吕彬彬告诉记者,她负责的网格,有800多常住人口,这个春节,她挨家挨户“爬格子”,全力做好疫情排查防控。

网格员的时间表

06:00 起床穿上网格员的蓝色制服从家里出门;

07:00-09:00  将前一天收集隔离人员需求的物资整理发放;

09:00-11:00   入户走访,排查居家隔离人员,为群众测量体温,宣传疫情防范知识等工作;

11:30  为90多岁的高老伯送餐;

12:00-13:00  回家就餐,有时在办公室泡方便面将就一餐,便继续下午忙碌的工作;

13:00-15:00  继续开展入户走访、排查;

15:00-17:00  整理当天的排查情况材料、登记信息,上报相关数据、材料;

18:00-24:00  收集隔离人员的需求、了解隔离人员生活问题、进村卡口执勤……

这就是网格员吕彬彬20天来每天的工作时间表。从大年初一开始,从清晨到深夜,从村口到巷尾,她的生活就跟上了发条一样,忙得停不下来。“我昨晚做梦,梦到我在报送数据。”吕彬彬打趣道,每天面对成百上千的数据,逐一进行检查、统计、填写报表,她的眼都要花了。

每天都要工作16个小时以上。300多份生活物资要送到户里,扛上20斤的大米疾步如飞,喊得声音嘶哑、忙到浑身是汗,晚上有空就去卡点值班看守,一般凌晨左右才回家。然而,即使是半夜,她的手机也是响个不停,大多是隔离对象的“抱怨”,了解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哪怕是凌晨4点,一个电话就让她忙碌大半天……

做工作有时“敲不开房门”

“最开始,有的村民不重视疫情防控工作,觉得我打扰到他们了,极少数甚至直接摔门,再怎么敲也不开。”吕彬彬介绍,遇到不理解的村民,她就不厌其烦地讲解,发放各种各样的宣传资料,提醒他们要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等等。

正值春节,一开始对于这种禁止一切聚会、不能串门的要求村民很难理解,吕彬彬只能挨家挨户地做工作,不厌其烦地讲解疫情的传播途径和当前严峻形式,群众慢慢地支持起来。“你只有天天念叨,他们才会重视起来。”村里老人多,岁数大了,有时候不知哪些消息真哪些消息假,疫情防控意识较差,她就跟他们普及一些知识,免得引起他们恐慌。

有一次,发现有村民扎堆聚集,上门告诫劝阻后,20多个村民跑到她家“说理”。多年基层工作的历练,让她褪去了女性的娇弱,取而代之的是坚定、勇敢、果断,她据理力争,苦口婆心,劝导他们爱惜自己。北山村靠山,期间,有不听劝阻的村民悄悄结伴从山路上山遛弯,她知道此事后与党员、村组干部轮流值班看守,针对重点人群又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与群众一起架起防护屏障。

虽然工作量骤增,但想到能为疫情防控尽微薄之力,她浑身上下全是干劲。她说,因为身边有更多比她还“拼命”的战友:刚做完手术出院的村委会主任高仁善、不知疲倦的志愿者高晓,还有金嘉晓、金相勇…

工作里的人情味

“你要牙膏对吧,我家有多的,你先拿去用。”收到村内外地返乡人员的电话,吕彬彬痛快地答应道。工作不仅要做,还要做得有人情味……面对居家隔离人员,生活物资短缺的问题,吕彬彬首先想到的是自家能不能帮忙。实在急需,等不到统一采购,她就想办法从其他“富余”村民家调剂。

“真没想到,挺感动的,特别是在这种紧要关头。她每天还给生病的老人送餐。”朱妹是北山村村民,每次看到吕彬彬上门,便不住感激。而这也成了吕彬彬的动力。

抗疫工作以来,吕彬彬每天早出晚归,她心中对家人,特别是对丈夫十分亏欠。因为家中有老人和小孩,为了安全,她自己单独居住一处,照顾一家老小的重任落在了丈夫高海远身上。孩子学习、照顾老人、一日三餐,正是丈夫在身后的付出,她才能毫无牵挂地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丈夫知道她的胃一直不好,累的时候还会持续头疼失眠。所以不管她回不回来吃饭,总是留一份,等半夜回家热一下就能吃。




分享到:
0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ICP备10053157号-5

浙江组织工作网

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永嘉这位网格员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2020年02月15日 19:31:44 来源:中国永嘉

“这段时间太忙了,几乎都没时间好好和家人说话,希望疫情尽快结束,我就可以放心陪陪他们了。”沙头镇北山村网格员吕彬彬发自肺腑地感叹道。原计划利用春节假期回碧莲大岙娘家陪伴家人,面对突发的疫情,她毅然请战,辞别家人,从大年初一至今,始终坚守在北山村疫情防控一线。

吕彬彬告诉记者,她负责的网格,有800多常住人口,这个春节,她挨家挨户“爬格子”,全力做好疫情排查防控。

网格员的时间表

06:00 起床穿上网格员的蓝色制服从家里出门;

07:00-09:00  将前一天收集隔离人员需求的物资整理发放;

09:00-11:00   入户走访,排查居家隔离人员,为群众测量体温,宣传疫情防范知识等工作;

11:30  为90多岁的高老伯送餐;

12:00-13:00  回家就餐,有时在办公室泡方便面将就一餐,便继续下午忙碌的工作;

13:00-15:00  继续开展入户走访、排查;

15:00-17:00  整理当天的排查情况材料、登记信息,上报相关数据、材料;

18:00-24:00  收集隔离人员的需求、了解隔离人员生活问题、进村卡口执勤……

这就是网格员吕彬彬20天来每天的工作时间表。从大年初一开始,从清晨到深夜,从村口到巷尾,她的生活就跟上了发条一样,忙得停不下来。“我昨晚做梦,梦到我在报送数据。”吕彬彬打趣道,每天面对成百上千的数据,逐一进行检查、统计、填写报表,她的眼都要花了。

每天都要工作16个小时以上。300多份生活物资要送到户里,扛上20斤的大米疾步如飞,喊得声音嘶哑、忙到浑身是汗,晚上有空就去卡点值班看守,一般凌晨左右才回家。然而,即使是半夜,她的手机也是响个不停,大多是隔离对象的“抱怨”,了解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哪怕是凌晨4点,一个电话就让她忙碌大半天……

做工作有时“敲不开房门”

“最开始,有的村民不重视疫情防控工作,觉得我打扰到他们了,极少数甚至直接摔门,再怎么敲也不开。”吕彬彬介绍,遇到不理解的村民,她就不厌其烦地讲解,发放各种各样的宣传资料,提醒他们要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等等。

正值春节,一开始对于这种禁止一切聚会、不能串门的要求村民很难理解,吕彬彬只能挨家挨户地做工作,不厌其烦地讲解疫情的传播途径和当前严峻形式,群众慢慢地支持起来。“你只有天天念叨,他们才会重视起来。”村里老人多,岁数大了,有时候不知哪些消息真哪些消息假,疫情防控意识较差,她就跟他们普及一些知识,免得引起他们恐慌。

有一次,发现有村民扎堆聚集,上门告诫劝阻后,20多个村民跑到她家“说理”。多年基层工作的历练,让她褪去了女性的娇弱,取而代之的是坚定、勇敢、果断,她据理力争,苦口婆心,劝导他们爱惜自己。北山村靠山,期间,有不听劝阻的村民悄悄结伴从山路上山遛弯,她知道此事后与党员、村组干部轮流值班看守,针对重点人群又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与群众一起架起防护屏障。

虽然工作量骤增,但想到能为疫情防控尽微薄之力,她浑身上下全是干劲。她说,因为身边有更多比她还“拼命”的战友:刚做完手术出院的村委会主任高仁善、不知疲倦的志愿者高晓,还有金嘉晓、金相勇…

工作里的人情味

“你要牙膏对吧,我家有多的,你先拿去用。”收到村内外地返乡人员的电话,吕彬彬痛快地答应道。工作不仅要做,还要做得有人情味……面对居家隔离人员,生活物资短缺的问题,吕彬彬首先想到的是自家能不能帮忙。实在急需,等不到统一采购,她就想办法从其他“富余”村民家调剂。

“真没想到,挺感动的,特别是在这种紧要关头。她每天还给生病的老人送餐。”朱妹是北山村村民,每次看到吕彬彬上门,便不住感激。而这也成了吕彬彬的动力。

抗疫工作以来,吕彬彬每天早出晚归,她心中对家人,特别是对丈夫十分亏欠。因为家中有老人和小孩,为了安全,她自己单独居住一处,照顾一家老小的重任落在了丈夫高海远身上。孩子学习、照顾老人、一日三餐,正是丈夫在身后的付出,她才能毫无牵挂地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丈夫知道她的胃一直不好,累的时候还会持续头疼失眠。所以不管她回不回来吃饭,总是留一份,等半夜回家热一下就能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