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党史在线

红色布衣——三位百岁老红军的家风故事

2019年12月20日 11:57:14 来源:江西文明网 记者 张天清 江仲俞 卞 晔

今年2月1日,省军区赣州离职干部休养所吉安服务站工作人员给曾广昌过104岁生日。(资料图)

杜宏鉴与小曾孙。(2019年7月摄)本报记者 杨 莹摄

63岁的王建国推着王承登散步。(2019年10月摄) 本报记者 朱文标摄

63岁的王建国,每天往返家和赣州市人民医院回春楼之间,为照顾104岁的父亲王承登而乐此不疲。他熟悉父亲的口味,不时会做点红烧肉,这是王承登的最爱。父亲耳朵受过重伤,如果有客到访,王建国还会给父亲充当“传声筒”。

向北190余公里。赣州市干休所吉安服务站,104岁的曾广昌很享受的一件事,便是儿子曾铁牛推着轮椅上的他在院中散步。尽管腿脚不便,但曾广昌精神矍铄,谈锋甚健。每天傍晚,他都与儿子儿媳一起吃饭,聊聊家常,谈谈国家大事,其乐融融。

吉安再向北,九江市干休所。12月10日,杜江源像往日一样早起,煮了一小锅杂粮粥,蒸几颗小红薯,再来一两碟小菜,端到104岁的父亲杜宏鉴手中……

这就是3位104岁老红军的日常,是王承登、曾广昌、杜宏鉴幸福的晚年生活。

走近3位百岁老红军,我们发现,他们现在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生活,但在他们身上却有着很多共同之处:健康长寿,儿孙满堂,一身红军传统,一门平民家风,“一身布衣见本色,一根手杖伴余生。”

■ “永远不会对不起死去的战友”

新中国成立后,曾广昌先后任第十一纵一四四师、一六一师的卫生部部长,军委公安后勤卫生部医政科科长,1957年任军委公安121疗养院院长,1962年任济南军区第六野战医院副院长,至1968年退休。

尽管是领导干部,但在长子曾铁军的记忆中,父亲从不搞特权,“在疗养院当院长时,部队给他安排了小灶,都被他拒绝了。”

时间的指针回拨至1935年。长征途中,曾广昌随红军主力到达宁夏固原后,因伤无法继续行军,只好在当地一户老乡家中养伤。伤愈后,他一路流浪乞讨寻找部队,吃尽了苦头,最终重回革命队伍。

22年后,已是疗养院院长的曾广昌,收到了下属送来的一包人参。“快拿回去!”他将送礼者拒之门外,“我是苦日子过惯了的,享受不了这个东西!”

正值少年的长子曾铁军和弟弟妹妹私下叨咕,“有的干部子女有车接送,我们没有。部队给配了小灶,他也不要。不考虑自己也不考虑我们!”

时间一长,这些话传到了曾广昌的耳里。他将子女们召集到一起,试图和他们讲讲红军时期的艰苦。“又来上政治课了!”子女们嘟起了嘴。

“你们不要觉得自己是个老干部的子女,就可以搞特殊化!”曾广昌提高音量,“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我永远不会对不起那些死去的战友!”

历经坎坷艰辛,从革命战火中一路走来的曾广昌依旧是那个曾广昌。质朴务实的本色、严守军纪的作风、为民服务的初心,在这位老人身上,历久弥坚,从未变更。

“十多年前曾老身子骨还硬朗的时候,出门都是自己拄着拐杖走路的。所里提出派车接送他,他每次都是拒绝,说不给组织添负担。前些年,曾老和所里的几位老人,还会相约出门去买菜。”曾老身边的军医王晟说,曾老身上的那种革命传统,也让服务站的工作人员钦佩感动。

不开“小灶”、不坐公车的故事,同样镌刻在杜宏鉴身边人的记忆中。

新中国成立后,杜宏鉴先后任南疆军区后勤部政委、南疆军区生产管理处处长兼政委、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一师政委。

“爸爸当年在新疆三线厂时,食堂给他开小灶,他却把饭菜倒回大灶,和同志们一起吃食堂。”杜宏鉴的长子杜江源回忆道。

离休后的杜老,始终保持着一名老红军的本色,从不沾公家一点便宜。在九江市干休所书记滕荣华的印象中,杜老一般外出不叫公车,除了偶尔去医院或参加重要活动,老爷子很少麻烦组织用车。杜宏鉴常对子女念叨,不能因为有条件了就随便浪费。

■ “个人的成长进步要靠自己争取,不能给组织提要求、添麻烦”

工作岗位平凡,是3位老红军大多数子女的共同写照。

王建国是王承登的小儿子,如今的他常年陪伴父亲,照顾父亲。年轻时,王建国下放回老家吉安市富田镇当过农民,1975年接母亲的编,到了赣州市百货公司工作。下岗后,他和同样遭遇单位改制的二哥一起,合伙开出租车,直到前些年才放下方向盘,一心照顾父亲。

“我们都靠自己,就算下岗了老爷子也不帮忙找人,年轻时我们心里都有埋怨。”王建国说。

类似的情绪在曾铁军身上,则刻下了鲜明的人生轨迹。

1969年,曾铁军中学毕业后,正好赶上知青上山下乡,一心想留在城里的他却在父亲面前碰了一鼻子灰。“他一定要我到农村去,我一赌气,就回老家兴国县崇贤乡太平村当知青去了,和农民一起插秧、犁田、挑粪、砍柴,这期间我一直生他的气,连过年都没回家。”曾铁军回忆道。

1973年,赣州市炼钨厂招工,曾铁军不和家里商量,报名当了炉前工。后来,曾广昌打听到老大在赣州,特意从吉安跑到赣州看曾铁军。上世纪80年代初,曾铁军从兴国县调回吉安,进了万向节厂当工人,干热处理。曾铁军再次向父亲提出能否换个单位。“他还是拒绝,说你们好好工作,努力奋斗。”曾铁军说。

1978年,杜宏鉴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照说是管干部的,但杜宏鉴的子女、亲戚,却未能得到特殊照顾。

长子杜江源参加工作时,在新疆天山深处的一个三线工厂当工人,冬天大雪封山,连着几个月吃不到蔬菜。“我当时就想换个好点的工作,但父亲不为所动。”1975年,为了照顾母亲,杜江源回到南昌一家印刷厂当工人,1977年调到九江大桥船舶管理处,直到1998年从工作岗位上提前内退,一辈子都是一名普通职工,日子过得简简单单。

“个人的成长进步要靠自己去争取,不能给组织提要求、添麻烦。”杜老告诉记者,他5个孩子,工作生活都靠他们自己,自己确实没有帮他们。杜老的这种廉洁家风,贯以始终。如今,杜家的晚辈,虽然大多在平凡岗位上工作,但都干出了不错的成绩。

“有时候心里会怨父亲,当官时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给子女谋个好工作。但有时又想,父亲是老红军,心里装的全是人民,是为人民谋福利,不是给家人搞特殊化。”杜江源说,想到这里,自己也就释然了。

■ “工作上不贪图安逸,生活上不攀比”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艰苦朴素与家国命运间的关系,在老红军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杜江源多年照料父亲的饮食起居,对父亲的习惯再熟悉不过。“他生活极其简单,最怕浪费,一餐吃不完的菜,坚决不让我倒掉。家里的旧家具旧家电,只要能用的绝不让换。原来家里有个旧彩电,看了好多年他都不让换,后来要看大阅兵,他才答应换了个新的。”在杜江源看来,父亲的节俭,有时到了苛刻的地步。

甘祖昌将军的二女儿甘仁荣,在九江工作至退休。上世纪90年代,她听说九江干休所也有一位新疆离休的老红军,就第一时间找到了杜宏鉴。如今的她,还经常来看望杜老。

“第一次见到杜老时,看到他的装束,就跟我父亲一个样,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小老头,非常简朴。他们这代人奋斗一辈子,这些是刻在他们骨髓里的,不管现在生活条件怎么好,艰苦朴素的作风他们都不会忘。”甘仁荣告诉记者,杜老如今身上常穿的那件旧军装,也是当年在新疆时穿的,到现在有几十年了。

“我们兄弟姐妹5个总是‘红二代’吧,虽然身处各地,但走出去,人家都说我们比普通老百姓还老百姓。这可能就是我们父亲身上遗留给我们的家风,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吧。”杜江源说。

前些年,杜宏鉴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心里颇为担心。为了晚辈能一直正确处世为人,他不顾高龄,利用一切机会给子女开家庭会议,甚至开“电话会议”:“我一辈子为党工作,从没占过公家的便宜。你们做人做事,也要一颗公心,光明磊落,人生道路上不能走错路!”

“我没有什么遗产能给你们兄弟姐妹,但有一句话:虽然现在条件优越了,但工作上不能贪图安逸,生活上不能奢侈攀比,要努力做精神上的富有者。”杜江源说,这是父亲最常跟他们兄弟姐妹们说的一句话。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王承登的衣服永远是旧军装。有一次,孙子王侃把从日历上撕下的纸丢进垃圾桶,王老看到后,严厉制止,并说日历纸也可以再利用。

历经艰苦岁月,王承登不仅自己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而且常常教育子孙不能丢了这份优良传统。在王家,平常洗脸洗菜水不是立刻倒掉,而是倒进一个专门的桶里储存起来,用于冲厕所等用途。这个习惯,坚持至今已数十年。

而王老的习惯,也深深影响着回春楼里照顾他的医护人员。

“前几年王老腿脚还好时,只要天一亮,他就会走到护士站,用拐杖敲我们桌子,然后指指灯,意思就是要关走廊的灯了;看见有报纸乱扔,他说要收好,积攒起来可以卖点钱,给护士们买点水果吃……”说起王老俭朴节约的故事,赣州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副护士长刘艳秀印象深刻。

在九江市干休所书记滕荣华看来,杜宏鉴身上体现了老红军共同的特点:官位高不谋私,功劳大不显摆;一身布衣见本色,一根手杖伴余生。

■ “父亲教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做事要勤勤恳恳”

虽说不帮子女找工作,但在老红军的家庭,严苛的管束却一点不少。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江南北,当工人的曾铁军产生了下海经商的想法,没想到曾广昌又摇起了头。“他说工人阶级最伟大,还是要好好当工人。”曾铁军说,他工作的工厂1999年倒闭,弟弟曾铁牛上世纪90年代退伍回家后进了当地物资局工作,没几年也下了岗。好在两个妹妹当了兵,依靠自己的奋斗留在了北京和福建。

“他一直用他年轻时当红军、要饭的经历给我们上课,要我们不忘本,老实干事业,当农民就老实当农民,做工人就好好做工人。”曾铁军直言,那时候,子女私底下对父亲的做法都感到有点过分。

半个多世纪倏忽而过。“现在回头想一想,我才体会到,父亲教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做事要勤勤恳恳,一生受用。在工厂里上班的时候,我也年年是先进分子。”曾铁军告诉记者,到如今,也理解了父亲。

王承登的长孙王磊,如今是赣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因为一次选择,18年前,他与全日制本科教育擦肩而过。

2001年夏天,王磊几乎同时收到了两份通知书,一份是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份是入伍通知书。“我当时比较犹豫,一方面想读大学,另一方面受爷爷影响,参军也是我从小的梦想。爸妈更希望我去读大学,但最后还是听了爷爷的话,成了一名军人。”——在王家,王承登一言九鼎,是名副其实的家长。

“说实话,参加了工作,还是有一点遗憾,因为我在高校工作,发现第一学历还是很重要,尽管我后来通过继续教育也得到了本科文凭,但毕竟不是第一学历,多少会有影响。”王磊同时坦言,参军的经历让他受益匪浅,也一直以此为傲,“我感谢爷爷。”

■ “大家更应发扬红军时期优良传统,未来靠你们了”

自1972年从贵州省商业厅离休后回到赣州,王承登的足迹遍布了赣南的18个县(市、区)。他下部队、入企业、进院校,以自己为教材,不顾辛劳作报告。他希望通过讲述自己革命的亲身历程,激励更多年轻人,传承弘扬长征精神。

王承登将自己的报告之旅比作人生路上的“新长征”。“讲到激动时,他会挥舞拳头。说到动情处,他会眼中带泪。”王建国说。

不仅做长征精神的宣传员,王承登也一直保持了一名革命军人的传统。

同样是1972年,当时的赣州地委统一给赣州市的离休干部盖了42栋带院的一层住房,王承登家住第五栋。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每日清晨五点半,王承登就会准时起床,拎着一把扫帚出门扫地,扫完了屋前院后,就往远处帮邻居扫。

“刷,刷,每天清早,我们都是在屋外的扫地声中醒来的。只要不打雷下雨,不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他坚持每天扫,扫了十多年,直到后来扫不动了。”在王建国看来,父亲对自己革命军人般的严苛要求,也自然而然感染了子孙后代。

有一回,王磊上班迟到,被王承登知道了。王老单独找到王磊所在的学校,请校领导对孙子进行批评处分。这种要求尽管近乎“苛刻”,却使得王家的后代一直保持了军人的传统和作风。

“你如果要问我家的家风是什么?老爷子所做的这一切就是我家的家风。”王建国说。

在杜家,杜宏鉴就地把自己所在的九江干休所,当成了革命传统教育课堂。

今年4月,杜宏鉴的老家——吉水县水南镇双坑村镇村干部和杜老的一些亲友,来到九江市干休所看望杜老。见到老家来人,杜老显得很兴奋,用家乡话与大家交谈。亲友们告诉他,这几年老家通了水泥路,搞了新农村建设,高速公路通到了家门口,杜老听后十分高兴。

“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胜利来之不易,要紧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发展经济,党中央把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农村发展大有希望、大有潜力,家乡的干部群众要抓住大好机遇,把家乡建设得更好。”离别时,杜宏鉴不忘一遍遍地叮嘱。

如今,尽管行动不便,但每逢亲友来,杜老都会不厌其烦地向晚辈讲述革命故事,告诉后人懂感恩、多干事、干实事,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014年3月,在吉安军分区为曾广昌组织的百岁生日座谈会上,曾老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对到场的宾朋说:“今天大家来给我过生日,我实在感觉到很惭愧。我对国家、对人民没有什么贡献,如果说有贡献,也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接着,曾广昌把目光转向在场的年轻人:“现在我们国家还不富裕,大家更应该发扬红军时期的优良传统,把国家和军队建设得更强大。未来,靠你们了!”




分享到:
0
一周新闻排行榜
人事任免
公告公示
党史在线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江组织工作网

红色布衣——三位百岁老红军的家风故事

2019年12月20日 11:57:14 来源:江西文明网 记者 张天清 江仲俞 卞 晔

今年2月1日,省军区赣州离职干部休养所吉安服务站工作人员给曾广昌过104岁生日。(资料图)

杜宏鉴与小曾孙。(2019年7月摄)本报记者 杨 莹摄

63岁的王建国推着王承登散步。(2019年10月摄) 本报记者 朱文标摄

63岁的王建国,每天往返家和赣州市人民医院回春楼之间,为照顾104岁的父亲王承登而乐此不疲。他熟悉父亲的口味,不时会做点红烧肉,这是王承登的最爱。父亲耳朵受过重伤,如果有客到访,王建国还会给父亲充当“传声筒”。

向北190余公里。赣州市干休所吉安服务站,104岁的曾广昌很享受的一件事,便是儿子曾铁牛推着轮椅上的他在院中散步。尽管腿脚不便,但曾广昌精神矍铄,谈锋甚健。每天傍晚,他都与儿子儿媳一起吃饭,聊聊家常,谈谈国家大事,其乐融融。

吉安再向北,九江市干休所。12月10日,杜江源像往日一样早起,煮了一小锅杂粮粥,蒸几颗小红薯,再来一两碟小菜,端到104岁的父亲杜宏鉴手中……

这就是3位104岁老红军的日常,是王承登、曾广昌、杜宏鉴幸福的晚年生活。

走近3位百岁老红军,我们发现,他们现在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生活,但在他们身上却有着很多共同之处:健康长寿,儿孙满堂,一身红军传统,一门平民家风,“一身布衣见本色,一根手杖伴余生。”

■ “永远不会对不起死去的战友”

新中国成立后,曾广昌先后任第十一纵一四四师、一六一师的卫生部部长,军委公安后勤卫生部医政科科长,1957年任军委公安121疗养院院长,1962年任济南军区第六野战医院副院长,至1968年退休。

尽管是领导干部,但在长子曾铁军的记忆中,父亲从不搞特权,“在疗养院当院长时,部队给他安排了小灶,都被他拒绝了。”

时间的指针回拨至1935年。长征途中,曾广昌随红军主力到达宁夏固原后,因伤无法继续行军,只好在当地一户老乡家中养伤。伤愈后,他一路流浪乞讨寻找部队,吃尽了苦头,最终重回革命队伍。

22年后,已是疗养院院长的曾广昌,收到了下属送来的一包人参。“快拿回去!”他将送礼者拒之门外,“我是苦日子过惯了的,享受不了这个东西!”

正值少年的长子曾铁军和弟弟妹妹私下叨咕,“有的干部子女有车接送,我们没有。部队给配了小灶,他也不要。不考虑自己也不考虑我们!”

时间一长,这些话传到了曾广昌的耳里。他将子女们召集到一起,试图和他们讲讲红军时期的艰苦。“又来上政治课了!”子女们嘟起了嘴。

“你们不要觉得自己是个老干部的子女,就可以搞特殊化!”曾广昌提高音量,“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我永远不会对不起那些死去的战友!”

历经坎坷艰辛,从革命战火中一路走来的曾广昌依旧是那个曾广昌。质朴务实的本色、严守军纪的作风、为民服务的初心,在这位老人身上,历久弥坚,从未变更。

“十多年前曾老身子骨还硬朗的时候,出门都是自己拄着拐杖走路的。所里提出派车接送他,他每次都是拒绝,说不给组织添负担。前些年,曾老和所里的几位老人,还会相约出门去买菜。”曾老身边的军医王晟说,曾老身上的那种革命传统,也让服务站的工作人员钦佩感动。

不开“小灶”、不坐公车的故事,同样镌刻在杜宏鉴身边人的记忆中。

新中国成立后,杜宏鉴先后任南疆军区后勤部政委、南疆军区生产管理处处长兼政委、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一师政委。

“爸爸当年在新疆三线厂时,食堂给他开小灶,他却把饭菜倒回大灶,和同志们一起吃食堂。”杜宏鉴的长子杜江源回忆道。

离休后的杜老,始终保持着一名老红军的本色,从不沾公家一点便宜。在九江市干休所书记滕荣华的印象中,杜老一般外出不叫公车,除了偶尔去医院或参加重要活动,老爷子很少麻烦组织用车。杜宏鉴常对子女念叨,不能因为有条件了就随便浪费。

■ “个人的成长进步要靠自己争取,不能给组织提要求、添麻烦”

工作岗位平凡,是3位老红军大多数子女的共同写照。

王建国是王承登的小儿子,如今的他常年陪伴父亲,照顾父亲。年轻时,王建国下放回老家吉安市富田镇当过农民,1975年接母亲的编,到了赣州市百货公司工作。下岗后,他和同样遭遇单位改制的二哥一起,合伙开出租车,直到前些年才放下方向盘,一心照顾父亲。

“我们都靠自己,就算下岗了老爷子也不帮忙找人,年轻时我们心里都有埋怨。”王建国说。

类似的情绪在曾铁军身上,则刻下了鲜明的人生轨迹。

1969年,曾铁军中学毕业后,正好赶上知青上山下乡,一心想留在城里的他却在父亲面前碰了一鼻子灰。“他一定要我到农村去,我一赌气,就回老家兴国县崇贤乡太平村当知青去了,和农民一起插秧、犁田、挑粪、砍柴,这期间我一直生他的气,连过年都没回家。”曾铁军回忆道。

1973年,赣州市炼钨厂招工,曾铁军不和家里商量,报名当了炉前工。后来,曾广昌打听到老大在赣州,特意从吉安跑到赣州看曾铁军。上世纪80年代初,曾铁军从兴国县调回吉安,进了万向节厂当工人,干热处理。曾铁军再次向父亲提出能否换个单位。“他还是拒绝,说你们好好工作,努力奋斗。”曾铁军说。

1978年,杜宏鉴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照说是管干部的,但杜宏鉴的子女、亲戚,却未能得到特殊照顾。

长子杜江源参加工作时,在新疆天山深处的一个三线工厂当工人,冬天大雪封山,连着几个月吃不到蔬菜。“我当时就想换个好点的工作,但父亲不为所动。”1975年,为了照顾母亲,杜江源回到南昌一家印刷厂当工人,1977年调到九江大桥船舶管理处,直到1998年从工作岗位上提前内退,一辈子都是一名普通职工,日子过得简简单单。

“个人的成长进步要靠自己去争取,不能给组织提要求、添麻烦。”杜老告诉记者,他5个孩子,工作生活都靠他们自己,自己确实没有帮他们。杜老的这种廉洁家风,贯以始终。如今,杜家的晚辈,虽然大多在平凡岗位上工作,但都干出了不错的成绩。

“有时候心里会怨父亲,当官时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给子女谋个好工作。但有时又想,父亲是老红军,心里装的全是人民,是为人民谋福利,不是给家人搞特殊化。”杜江源说,想到这里,自己也就释然了。

■ “工作上不贪图安逸,生活上不攀比”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艰苦朴素与家国命运间的关系,在老红军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杜江源多年照料父亲的饮食起居,对父亲的习惯再熟悉不过。“他生活极其简单,最怕浪费,一餐吃不完的菜,坚决不让我倒掉。家里的旧家具旧家电,只要能用的绝不让换。原来家里有个旧彩电,看了好多年他都不让换,后来要看大阅兵,他才答应换了个新的。”在杜江源看来,父亲的节俭,有时到了苛刻的地步。

甘祖昌将军的二女儿甘仁荣,在九江工作至退休。上世纪90年代,她听说九江干休所也有一位新疆离休的老红军,就第一时间找到了杜宏鉴。如今的她,还经常来看望杜老。

“第一次见到杜老时,看到他的装束,就跟我父亲一个样,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小老头,非常简朴。他们这代人奋斗一辈子,这些是刻在他们骨髓里的,不管现在生活条件怎么好,艰苦朴素的作风他们都不会忘。”甘仁荣告诉记者,杜老如今身上常穿的那件旧军装,也是当年在新疆时穿的,到现在有几十年了。

“我们兄弟姐妹5个总是‘红二代’吧,虽然身处各地,但走出去,人家都说我们比普通老百姓还老百姓。这可能就是我们父亲身上遗留给我们的家风,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吧。”杜江源说。

前些年,杜宏鉴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心里颇为担心。为了晚辈能一直正确处世为人,他不顾高龄,利用一切机会给子女开家庭会议,甚至开“电话会议”:“我一辈子为党工作,从没占过公家的便宜。你们做人做事,也要一颗公心,光明磊落,人生道路上不能走错路!”

“我没有什么遗产能给你们兄弟姐妹,但有一句话:虽然现在条件优越了,但工作上不能贪图安逸,生活上不能奢侈攀比,要努力做精神上的富有者。”杜江源说,这是父亲最常跟他们兄弟姐妹们说的一句话。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王承登的衣服永远是旧军装。有一次,孙子王侃把从日历上撕下的纸丢进垃圾桶,王老看到后,严厉制止,并说日历纸也可以再利用。

历经艰苦岁月,王承登不仅自己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而且常常教育子孙不能丢了这份优良传统。在王家,平常洗脸洗菜水不是立刻倒掉,而是倒进一个专门的桶里储存起来,用于冲厕所等用途。这个习惯,坚持至今已数十年。

而王老的习惯,也深深影响着回春楼里照顾他的医护人员。

“前几年王老腿脚还好时,只要天一亮,他就会走到护士站,用拐杖敲我们桌子,然后指指灯,意思就是要关走廊的灯了;看见有报纸乱扔,他说要收好,积攒起来可以卖点钱,给护士们买点水果吃……”说起王老俭朴节约的故事,赣州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副护士长刘艳秀印象深刻。

在九江市干休所书记滕荣华看来,杜宏鉴身上体现了老红军共同的特点:官位高不谋私,功劳大不显摆;一身布衣见本色,一根手杖伴余生。

■ “父亲教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做事要勤勤恳恳”

虽说不帮子女找工作,但在老红军的家庭,严苛的管束却一点不少。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江南北,当工人的曾铁军产生了下海经商的想法,没想到曾广昌又摇起了头。“他说工人阶级最伟大,还是要好好当工人。”曾铁军说,他工作的工厂1999年倒闭,弟弟曾铁牛上世纪90年代退伍回家后进了当地物资局工作,没几年也下了岗。好在两个妹妹当了兵,依靠自己的奋斗留在了北京和福建。

“他一直用他年轻时当红军、要饭的经历给我们上课,要我们不忘本,老实干事业,当农民就老实当农民,做工人就好好做工人。”曾铁军直言,那时候,子女私底下对父亲的做法都感到有点过分。

半个多世纪倏忽而过。“现在回头想一想,我才体会到,父亲教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做事要勤勤恳恳,一生受用。在工厂里上班的时候,我也年年是先进分子。”曾铁军告诉记者,到如今,也理解了父亲。

王承登的长孙王磊,如今是赣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的一名工作人员。因为一次选择,18年前,他与全日制本科教育擦肩而过。

2001年夏天,王磊几乎同时收到了两份通知书,一份是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份是入伍通知书。“我当时比较犹豫,一方面想读大学,另一方面受爷爷影响,参军也是我从小的梦想。爸妈更希望我去读大学,但最后还是听了爷爷的话,成了一名军人。”——在王家,王承登一言九鼎,是名副其实的家长。

“说实话,参加了工作,还是有一点遗憾,因为我在高校工作,发现第一学历还是很重要,尽管我后来通过继续教育也得到了本科文凭,但毕竟不是第一学历,多少会有影响。”王磊同时坦言,参军的经历让他受益匪浅,也一直以此为傲,“我感谢爷爷。”

■ “大家更应发扬红军时期优良传统,未来靠你们了”

自1972年从贵州省商业厅离休后回到赣州,王承登的足迹遍布了赣南的18个县(市、区)。他下部队、入企业、进院校,以自己为教材,不顾辛劳作报告。他希望通过讲述自己革命的亲身历程,激励更多年轻人,传承弘扬长征精神。

王承登将自己的报告之旅比作人生路上的“新长征”。“讲到激动时,他会挥舞拳头。说到动情处,他会眼中带泪。”王建国说。

不仅做长征精神的宣传员,王承登也一直保持了一名革命军人的传统。

同样是1972年,当时的赣州地委统一给赣州市的离休干部盖了42栋带院的一层住房,王承登家住第五栋。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每日清晨五点半,王承登就会准时起床,拎着一把扫帚出门扫地,扫完了屋前院后,就往远处帮邻居扫。

“刷,刷,每天清早,我们都是在屋外的扫地声中醒来的。只要不打雷下雨,不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他坚持每天扫,扫了十多年,直到后来扫不动了。”在王建国看来,父亲对自己革命军人般的严苛要求,也自然而然感染了子孙后代。

有一回,王磊上班迟到,被王承登知道了。王老单独找到王磊所在的学校,请校领导对孙子进行批评处分。这种要求尽管近乎“苛刻”,却使得王家的后代一直保持了军人的传统和作风。

“你如果要问我家的家风是什么?老爷子所做的这一切就是我家的家风。”王建国说。

在杜家,杜宏鉴就地把自己所在的九江干休所,当成了革命传统教育课堂。

今年4月,杜宏鉴的老家——吉水县水南镇双坑村镇村干部和杜老的一些亲友,来到九江市干休所看望杜老。见到老家来人,杜老显得很兴奋,用家乡话与大家交谈。亲友们告诉他,这几年老家通了水泥路,搞了新农村建设,高速公路通到了家门口,杜老听后十分高兴。

“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胜利来之不易,要紧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发展经济,党中央把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农村发展大有希望、大有潜力,家乡的干部群众要抓住大好机遇,把家乡建设得更好。”离别时,杜宏鉴不忘一遍遍地叮嘱。

如今,尽管行动不便,但每逢亲友来,杜老都会不厌其烦地向晚辈讲述革命故事,告诉后人懂感恩、多干事、干实事,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014年3月,在吉安军分区为曾广昌组织的百岁生日座谈会上,曾老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对到场的宾朋说:“今天大家来给我过生日,我实在感觉到很惭愧。我对国家、对人民没有什么贡献,如果说有贡献,也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接着,曾广昌把目光转向在场的年轻人:“现在我们国家还不富裕,大家更应该发扬红军时期的优良传统,把国家和军队建设得更强大。未来,靠你们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