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地市动态>金华

“一枝红杏”带来“满园春色”

金华金东区“百博入企”促产业人才同频共振

2019年09月02日 10:11:2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是个设立仅18年的年轻区,经济总量偏小,区位优势不明显,设立之初令很多人才望而却步。但自2014年开展“百博入企”活动以来,已吸引了56所高校212名博士到160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今年1-6月,博士所在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上缴税收3.1亿元,2家企业实现(挂牌)上市,其中,“百博入企”直接为企业新增产值2.5亿元,实现税收1.7亿元。

双向选择,不搞拉郎配

“金东‘百博入企’由政府牵线,但不做主,采取企业、人才‘双向选择’模式,把选择权交给人才、交给市场,实现企业需求、人才专业、个人意愿成一直线,让每个博士找到施展才华的最合身平台。”金东区科技局局长徐双弟这样说。

五年前,浙江金锅锅炉有限公司是一家锅炉传统制造企业,正寻求向环保产业转型,但转型之路举步维艰。2015年,南京林业大学博士潘根兴入企后,开展农业废物再生利用研究,攻克热解化技术难题;去年,联手中国工程院陈勇院士,成功开发可腐垃圾碳化装备,企业转型之路越走越宽。

有了合身的舞台,入企博士直奔企业难题,给出解决方案。自活动开展以来,共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270次,解决技术难题120件,节省生产成本1.4亿元。

“我们长期在学校工作,很想利用专业为社会做点贡献,感谢金东给了我们施展身手的平台。”这是博士挂在嘴边的话。

产学联动,合作促双赢

“科研出在企业、论文产在车间”,浙江工商大学黄娟博士牵手金华景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后很有收获,“大学里搞研究与在企业里不一样,企业直接面对市场,科研直接接受市场检验。”

入企时间不长,但黄娟博士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与公司合作成立新兴医用敷料研发中心,联合申请4项专利,承担6项省市科研项目,自己也发表多篇论文。

博士入企是双方互惠互利的过程。金东坚持产学联动、合作共赢,鼓励博士带着科研成果入企孵化,支持博士及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科研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一体化,达到企业成长和人才成长的“同频共振”。

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已建立13家博士后工作站,79家校企合作基地,共同承担科研项目120项,研发投入2.5亿元,联合申报知识产权98项,在SCI等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5篇。

当好媒婆,引得凤凰来

求得一人才,撬动一大片。金东区发挥“百博入企”的媒介作用,让入企博士当红娘、牵红线,不少博士领着人才、带着团队来到金东,不断放大“博士入企”集聚人才的品牌效应,“一枝红杏”带来了“满园春色”。

浙江理工大学师徒接力联姻金华洁灵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成为佳话。2016年,该校郑金欢博士与企业签约,期满后,就领着得意门生王成龙博士接班。“师徒接力帮带将一棒接一棒地传下去。”王成龙博士说。

“一人带来3个团队、40多名博士。”浙江李子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顺余说起王彦波博士很是感谢,“这两年,公司与江南大学、长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签订了功能性益生菌等四个科研项目,科研总投入700万元。”

“群雁效应”引发人才“裂变”。三年时间,入企博士就引荐400多名高层次人才。不少企业表示:“百博入企,不只为企业留下了科研项目,更为企业留下了引才路子。”

严管厚爱,留人更留心

“条件比不上,就用服务补”,金东区全面推行人才“金妈妈”服务,建立领导结对联系制度,对入企博士科研优先立项、优先推荐、优先支持,以政府的真心服务换得博士的全心投入。

既要厚爱,也要严管。活动起初,金东区有顾虑,担心管得太严,会不会把博士吓跑,结果发现,有的博士一年来不了几次,来了也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

为此,金东区专门出台考核办法,设定工作时间、技术攻坚、创新成果、企业评价4方面20项考核内容,先后有16人考核不合格取消合作关系。

考核不仅没吓跑博士,反而让博士对金东区的政务环境刮目相看。“这体现了金东干事态度,干事的大力褒奖,不干事的绝不放任不管,这其实才是对人才最大尊重、最大引力。”

实行考核后,来金东报名入企的博士增加了60%,博士在企时间翻了一倍多。




分享到:
0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ICP备10053157号-5

浙江组织工作网

“一枝红杏”带来“满园春色”

金华金东区“百博入企”促产业人才同频共振

2019年09月02日 10:11:2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是个设立仅18年的年轻区,经济总量偏小,区位优势不明显,设立之初令很多人才望而却步。但自2014年开展“百博入企”活动以来,已吸引了56所高校212名博士到160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今年1-6月,博士所在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上缴税收3.1亿元,2家企业实现(挂牌)上市,其中,“百博入企”直接为企业新增产值2.5亿元,实现税收1.7亿元。

双向选择,不搞拉郎配

“金东‘百博入企’由政府牵线,但不做主,采取企业、人才‘双向选择’模式,把选择权交给人才、交给市场,实现企业需求、人才专业、个人意愿成一直线,让每个博士找到施展才华的最合身平台。”金东区科技局局长徐双弟这样说。

五年前,浙江金锅锅炉有限公司是一家锅炉传统制造企业,正寻求向环保产业转型,但转型之路举步维艰。2015年,南京林业大学博士潘根兴入企后,开展农业废物再生利用研究,攻克热解化技术难题;去年,联手中国工程院陈勇院士,成功开发可腐垃圾碳化装备,企业转型之路越走越宽。

有了合身的舞台,入企博士直奔企业难题,给出解决方案。自活动开展以来,共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270次,解决技术难题120件,节省生产成本1.4亿元。

“我们长期在学校工作,很想利用专业为社会做点贡献,感谢金东给了我们施展身手的平台。”这是博士挂在嘴边的话。

产学联动,合作促双赢

“科研出在企业、论文产在车间”,浙江工商大学黄娟博士牵手金华景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后很有收获,“大学里搞研究与在企业里不一样,企业直接面对市场,科研直接接受市场检验。”

入企时间不长,但黄娟博士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与公司合作成立新兴医用敷料研发中心,联合申请4项专利,承担6项省市科研项目,自己也发表多篇论文。

博士入企是双方互惠互利的过程。金东坚持产学联动、合作共赢,鼓励博士带着科研成果入企孵化,支持博士及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科研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一体化,达到企业成长和人才成长的“同频共振”。

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已建立13家博士后工作站,79家校企合作基地,共同承担科研项目120项,研发投入2.5亿元,联合申报知识产权98项,在SCI等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5篇。

当好媒婆,引得凤凰来

求得一人才,撬动一大片。金东区发挥“百博入企”的媒介作用,让入企博士当红娘、牵红线,不少博士领着人才、带着团队来到金东,不断放大“博士入企”集聚人才的品牌效应,“一枝红杏”带来了“满园春色”。

浙江理工大学师徒接力联姻金华洁灵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成为佳话。2016年,该校郑金欢博士与企业签约,期满后,就领着得意门生王成龙博士接班。“师徒接力帮带将一棒接一棒地传下去。”王成龙博士说。

“一人带来3个团队、40多名博士。”浙江李子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顺余说起王彦波博士很是感谢,“这两年,公司与江南大学、长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签订了功能性益生菌等四个科研项目,科研总投入700万元。”

“群雁效应”引发人才“裂变”。三年时间,入企博士就引荐400多名高层次人才。不少企业表示:“百博入企,不只为企业留下了科研项目,更为企业留下了引才路子。”

严管厚爱,留人更留心

“条件比不上,就用服务补”,金东区全面推行人才“金妈妈”服务,建立领导结对联系制度,对入企博士科研优先立项、优先推荐、优先支持,以政府的真心服务换得博士的全心投入。

既要厚爱,也要严管。活动起初,金东区有顾虑,担心管得太严,会不会把博士吓跑,结果发现,有的博士一年来不了几次,来了也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

为此,金东区专门出台考核办法,设定工作时间、技术攻坚、创新成果、企业评价4方面20项考核内容,先后有16人考核不合格取消合作关系。

考核不仅没吓跑博士,反而让博士对金东区的政务环境刮目相看。“这体现了金东干事态度,干事的大力褒奖,不干事的绝不放任不管,这其实才是对人才最大尊重、最大引力。”

实行考核后,来金东报名入企的博士增加了60%,博士在企时间翻了一倍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