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挂职需得“淬火锻炼” |
|||||
|
|||||
离开单位“走走过场”,下个基层“镀镀金身”,挂个职务“添添履历”……干部挂职到底是“淬火”还是“镀金”,2019年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提出了要“坚决防止‘镀金’思想和短期行为”,这一意见的提出,明确了挂职锻炼重在“淬火锻炼”的实质。 “淬火”要挤思想水分 选派到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和复杂环境挂职的干部大都本身就带有“光环”,或是拥有高学历,或是上级机关部门干部,与基层一线的普通干部相比,往往拥有更高的学识和抱负,到基层岗位后,容易产生心理落差。但是挂职锻炼本就是为了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才干、积累经验、锤炼意志,通过“初心”试炼,选造出钢铁般的战士。只有挂职干部摒弃“看客”“镀金”心理,挤干思想上的“水分”,直面“接地气”“尝苦味”“熬心态”“磨意志”的关卡,才能真正成为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的好干部。 “淬火”要炼就真本事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越是艰苦边远、环境复杂的地方,越会有“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挑战。面对新岗位新环境,每一位挂职干部都是尚待打磨的“璞玉”,除了要怀着一颗为民谋福利的赤子之心外,还应紧紧抓住机会培养抗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担得起重任的真本事。既要敢于赴一线攻坚克难,冲锋陷阵;又要善于俯身向下接地气,融入群众。通过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在基层的千锤百炼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锻炼自我,才能把挂职工作做深做实,让自己磨出真本事,练就“大心脏”。 “淬火”要留真痕迹 基层是一条跑道,挂职锻炼的机会就好比一个助跑器,能跑得多远看心态,想跑得多快稳凭本事,而要跑得好取决于最后的综合成绩。挂职干部的挂职时间是短暂的,因此要格外珍惜机会,把基层作为建功立业的主战场,把磨砺出来的真本事作为夺旗取胜的主兵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坚决不做“打酱油”“挂空挡”式干部。同时,挂职干部的“留痕”不能局限于立竿见影的工作,以急功近利的心态,盲目上马政绩工程,而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踏踏实实为民做好事,服务群众最前沿,既干“显绩”,也干“潜绩”。 逆境中成长,涅盘后重生,成功从来没有捷近可走。挂职干部当珍惜韶华,在火热的实践中成长为栋梁之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