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地市动态>丽水

乡镇党员干部缺少经验,怎么开展“两学一做”?

2016年07月04日 08:50:33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何苏鸣 市委报道组 鄢鸣

  #!diantou!#农村流动党员多,组织集体学习有困难?年轻乡镇干部缺少经验,不擅长做群众工作?村党组织涣散,很难推进中心工作?

  针对以上问题,在平均海拔高达800米的龙泉兰巨乡大赛管理区党总支,169名党员干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

  高山上的一堂党课

  6月28日早上7时不到,叶荣华就从龙泉城区载着杨金弟出发了。

  叶荣华是大赛管理区空坑头村的驻村干部,杨金弟则是该村党支部书记,这个辖区内最偏远的村庄,仅有4个人还留在家中,他们的这一趟行程,就是专门为了其中70岁的老党员杨礼高而去。

  “全村9名党员8个在城区,平时党组织的活动,我们都尽量安排在了城区碰头。可‘两学一做’要求每一位普通党员都参与,不能落下老杨。”杨金弟的这番“觉悟”,并不是开始就有的。他告诉记者,叶荣华第一次要求村里的党支部开展学习的时候,他照例让大家在自己家里集合,可是当天晚上,他收到了老杨的一个电话,对方的一句话,让他心里一咯噔,“他问我,什么时候大家能回村,让他也参加一次学习?”

  第二天,杨金弟就去找叶荣华商量,“能不能每半个月一起回村里,给老杨上一次党课?”这个想法,和叶荣华不谋而合,“对我们这样的高山乡镇来说,下山进城的农村党员多,每一次党组织学习都把大家聚在一起,不太现实,创新形式让每位党员都能参与其中,才是更好的办法。”

  杨礼高居住的黄麻突自然村至今没有通公路,1个多小时的车程后,要走20多分钟的山路才能到达。8时半光景,当叶荣华和杨金弟汗流浃背到达目的地时,老杨早就站在门口等候了。“村里只留我一个党员了,下山又不方便,他们要是不回来给我上课,我就要拖后腿了。”他告诉记者,这几年,他一直都想再参加一次党支部学习,没想到,在过去的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参加了3次。

  在大赛管理区党总支,为了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现全覆盖,大家各显神通:“日诵党章一百天”,针对年轻党员,让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他们,对党有更深刻的认识;放大版《党章》,是为老年党员准备的;微学堂,则通过党员结对的形式,让每一位党员都来当教员,说历史、讲理论、谈心得,在一次次的交流互动中,大家的认识提高了,心也更齐了。

  “乡音乡情”,是大赛管理区党总支专门为辖区内流动党员建立的微信群,在这里,“两学一做”的相关学习材料、各党支部的活动照片以及对于学习教育的各项具体要求,都会实时发布。党总支书记项少艳还会定期组织大家进行线上讨论。

  在温州打工的官田村党员何东森告诉记者,现在他每天晚上都会点开微信群浏览,通过网络参与本村的学习,了解活动情况。

  乡镇工作三十条“规矩”

  最近这段时间,大赛管理区党总支的张军有些开心。6月初,在下村防汛巡查中,他顺道排摸污染养殖场,找到一个非常隐蔽的沿溪直排养猪场,并做通养殖户李木生的思想工作,当场签下了拆迁协议。

  从2014年转业到兰巨乡,这是他第一次如此顺利地完成工作,现在,只要有人向他讨教经验,他都会说一句——“好好学习‘30条’!”

  张军说的“30条”,是兰巨乡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后,为机关党员干部制定的“驻村联心三十准则”:住村干部在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处置村集体资产资源等十种情形时“必到”;对低收入农户、困难党员、现役军属、孤寡留守等十类群体“必访”;对随意排污、乱搭乱建、非正常聚集等十种情况“必查”。三十条准则密密麻麻印在他们办公桌的名牌后面,时刻提醒他们,做到这些才是合格的党员。

  “乡镇是基层第一线,乡镇党员干部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兰巨乡党委书记练斌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学,更要做。过去,“老乡镇”们都是做群众工作的好手,可现在,乡镇里年轻人越来越多,相当一部分人甚至从来没到过农村,开展工作有困难,“‘三十准则’就要告诉大家,我们的合格线在哪里,工作应把握哪些重点,想要混日子没有那么容易了。”

  “以前下村都是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现在有了‘三十准则’,自己对工作也更上心了。”张军在“三十准则”的基础上,给自己定了3条规矩——多聊一句、多看一眼、多转一圈,他说,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外地人,没法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这一次成功的拆违经历让他明白,“只要花时间,只要带着感情,群众工作一点都不难做。”

  在大赛管理区,越来越多像张军一样的年轻党员,正感受到“三十准则”给自己带来的变化。杨勇毕业后到兰巨乡已经两年多了,最近,他跟着政策处理“能手”吴火林跑土地征收,不到1个月就完成了120亩的征收任务,让龙泉山二期项目顺利开工。“原来觉得被安排到乡镇工作,有点土,还有点屈才,现在我才发现,乡镇工作有很多门道,能学到很多东西。”

  干事创业的一腔热情

  “这几年,周边的村都在跑步前进,只有我们村原地踏步。今年市里承办第二届全国灵芝大会,我已经跟乡里立下军令状,保证20天完成村庄整治任务,以实际行动争取成为参观点之一。”6月25日,在大赛管理区梅地村,村党支部书记项金发锵铿有力地向台下的党员和村民代表做动员讲话。

  “我来带个头,我保证在十天之内将自家违建全部拆除。”拆违面积最大的老党员季海生带头表态;“这家是我亲戚,任务就我领去吧。”党员蒋美琴接着说……看着大家积极表态的这一幕,项金发乐了。

  梅地村距离龙泉山景区不到7里,独具特色的原始森林风貌成为仿野生灵芝栽培的绝佳场所,80万段野生灵芝基地已经在梅地落户。但与好生态好灵芝美名相悖的,却是村里软弱涣散的党支部和脏乱差的村庄环境。

  在这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大赛管理区党总支把梅地村党支部作为重点帮扶的对象,派出一名乡领导、一名驻村干部全程指导,在帮助党支部组织好学习教育的同时,还设计了党员“一句话承诺”、党员“示范岗”等载体,让党员之间比党性、比干劲、比实绩,在党支部凝聚力、村庄建设上赛出了新面貌。

  不仅是梅地村,大赛管理区其他9个村级党支部在“两学一做”的落实中也是你争我赶,各显神通,用学习补短板,用实际行动服务中心工作,以党建促基层执行力锻造,唱响了“工作齐奏曲”,获得了群众的点赞。

  在项少艳看来,这正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应有之义。“不少农村党员牢骚多,不担当,归根到底,是对自己党员身份的认识不充分。把‘两学一做’的学习成果融合在工作中,做到学中干、干中学、以学促干,我们的工作一定能势如破竹。”她说,如今走进村里,群众的笑脸越来越多,阻力越来越少,这正是“两学一做”带来的的最大实效。




分享到:
0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ICP备10053157号-5

浙江组织工作网

乡镇党员干部缺少经验,怎么开展“两学一做”?

2016年07月04日 08:50:33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何苏鸣 市委报道组 鄢鸣

  #!diantou!#农村流动党员多,组织集体学习有困难?年轻乡镇干部缺少经验,不擅长做群众工作?村党组织涣散,很难推进中心工作?

  针对以上问题,在平均海拔高达800米的龙泉兰巨乡大赛管理区党总支,169名党员干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

  高山上的一堂党课

  6月28日早上7时不到,叶荣华就从龙泉城区载着杨金弟出发了。

  叶荣华是大赛管理区空坑头村的驻村干部,杨金弟则是该村党支部书记,这个辖区内最偏远的村庄,仅有4个人还留在家中,他们的这一趟行程,就是专门为了其中70岁的老党员杨礼高而去。

  “全村9名党员8个在城区,平时党组织的活动,我们都尽量安排在了城区碰头。可‘两学一做’要求每一位普通党员都参与,不能落下老杨。”杨金弟的这番“觉悟”,并不是开始就有的。他告诉记者,叶荣华第一次要求村里的党支部开展学习的时候,他照例让大家在自己家里集合,可是当天晚上,他收到了老杨的一个电话,对方的一句话,让他心里一咯噔,“他问我,什么时候大家能回村,让他也参加一次学习?”

  第二天,杨金弟就去找叶荣华商量,“能不能每半个月一起回村里,给老杨上一次党课?”这个想法,和叶荣华不谋而合,“对我们这样的高山乡镇来说,下山进城的农村党员多,每一次党组织学习都把大家聚在一起,不太现实,创新形式让每位党员都能参与其中,才是更好的办法。”

  杨礼高居住的黄麻突自然村至今没有通公路,1个多小时的车程后,要走20多分钟的山路才能到达。8时半光景,当叶荣华和杨金弟汗流浃背到达目的地时,老杨早就站在门口等候了。“村里只留我一个党员了,下山又不方便,他们要是不回来给我上课,我就要拖后腿了。”他告诉记者,这几年,他一直都想再参加一次党支部学习,没想到,在过去的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参加了3次。

  在大赛管理区党总支,为了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现全覆盖,大家各显神通:“日诵党章一百天”,针对年轻党员,让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他们,对党有更深刻的认识;放大版《党章》,是为老年党员准备的;微学堂,则通过党员结对的形式,让每一位党员都来当教员,说历史、讲理论、谈心得,在一次次的交流互动中,大家的认识提高了,心也更齐了。

  “乡音乡情”,是大赛管理区党总支专门为辖区内流动党员建立的微信群,在这里,“两学一做”的相关学习材料、各党支部的活动照片以及对于学习教育的各项具体要求,都会实时发布。党总支书记项少艳还会定期组织大家进行线上讨论。

  在温州打工的官田村党员何东森告诉记者,现在他每天晚上都会点开微信群浏览,通过网络参与本村的学习,了解活动情况。

  乡镇工作三十条“规矩”

  最近这段时间,大赛管理区党总支的张军有些开心。6月初,在下村防汛巡查中,他顺道排摸污染养殖场,找到一个非常隐蔽的沿溪直排养猪场,并做通养殖户李木生的思想工作,当场签下了拆迁协议。

  从2014年转业到兰巨乡,这是他第一次如此顺利地完成工作,现在,只要有人向他讨教经验,他都会说一句——“好好学习‘30条’!”

  张军说的“30条”,是兰巨乡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后,为机关党员干部制定的“驻村联心三十准则”:住村干部在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处置村集体资产资源等十种情形时“必到”;对低收入农户、困难党员、现役军属、孤寡留守等十类群体“必访”;对随意排污、乱搭乱建、非正常聚集等十种情况“必查”。三十条准则密密麻麻印在他们办公桌的名牌后面,时刻提醒他们,做到这些才是合格的党员。

  “乡镇是基层第一线,乡镇党员干部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兰巨乡党委书记练斌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学,更要做。过去,“老乡镇”们都是做群众工作的好手,可现在,乡镇里年轻人越来越多,相当一部分人甚至从来没到过农村,开展工作有困难,“‘三十准则’就要告诉大家,我们的合格线在哪里,工作应把握哪些重点,想要混日子没有那么容易了。”

  “以前下村都是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现在有了‘三十准则’,自己对工作也更上心了。”张军在“三十准则”的基础上,给自己定了3条规矩——多聊一句、多看一眼、多转一圈,他说,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外地人,没法和老百姓打成一片,这一次成功的拆违经历让他明白,“只要花时间,只要带着感情,群众工作一点都不难做。”

  在大赛管理区,越来越多像张军一样的年轻党员,正感受到“三十准则”给自己带来的变化。杨勇毕业后到兰巨乡已经两年多了,最近,他跟着政策处理“能手”吴火林跑土地征收,不到1个月就完成了120亩的征收任务,让龙泉山二期项目顺利开工。“原来觉得被安排到乡镇工作,有点土,还有点屈才,现在我才发现,乡镇工作有很多门道,能学到很多东西。”

  干事创业的一腔热情

  “这几年,周边的村都在跑步前进,只有我们村原地踏步。今年市里承办第二届全国灵芝大会,我已经跟乡里立下军令状,保证20天完成村庄整治任务,以实际行动争取成为参观点之一。”6月25日,在大赛管理区梅地村,村党支部书记项金发锵铿有力地向台下的党员和村民代表做动员讲话。

  “我来带个头,我保证在十天之内将自家违建全部拆除。”拆违面积最大的老党员季海生带头表态;“这家是我亲戚,任务就我领去吧。”党员蒋美琴接着说……看着大家积极表态的这一幕,项金发乐了。

  梅地村距离龙泉山景区不到7里,独具特色的原始森林风貌成为仿野生灵芝栽培的绝佳场所,80万段野生灵芝基地已经在梅地落户。但与好生态好灵芝美名相悖的,却是村里软弱涣散的党支部和脏乱差的村庄环境。

  在这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大赛管理区党总支把梅地村党支部作为重点帮扶的对象,派出一名乡领导、一名驻村干部全程指导,在帮助党支部组织好学习教育的同时,还设计了党员“一句话承诺”、党员“示范岗”等载体,让党员之间比党性、比干劲、比实绩,在党支部凝聚力、村庄建设上赛出了新面貌。

  不仅是梅地村,大赛管理区其他9个村级党支部在“两学一做”的落实中也是你争我赶,各显神通,用学习补短板,用实际行动服务中心工作,以党建促基层执行力锻造,唱响了“工作齐奏曲”,获得了群众的点赞。

  在项少艳看来,这正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应有之义。“不少农村党员牢骚多,不担当,归根到底,是对自己党员身份的认识不充分。把‘两学一做’的学习成果融合在工作中,做到学中干、干中学、以学促干,我们的工作一定能势如破竹。”她说,如今走进村里,群众的笑脸越来越多,阻力越来越少,这正是“两学一做”带来的的最大实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