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地市动态>杭州

馒头山上“女汉子”——记杭州馒头山社区党委书记郑鸳鸯

2016年03月23日 08:36:18 来源:浙江组织工作网 俞熙娜 见习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陈宏萍 裘梦洁

  #!diantou!#千年古都的文化,上世纪60年代的生活。南星街道馒头山社区——杭州最有范儿的“皇城根下”,却也因为文保等原因,60年来几乎不曾改变。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100多天里,这里创造了G20杭州峰会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从2015年11月馒头山地区综合整治启动至今,480处违建95%已拆除,7条支小路整治完成5处,累计清退了1642间出租房……

  在这些数字背后,屡屡出现一位女性的名字:郑鸳鸯——馒头山社区党委书记。

  一双雨靴

  让她走进居民的心

  初次见到郑鸳鸯,只见40多岁的她,卷发齐腰,一袭深蓝大衣,挺有气质。

  然而跟着她走进社区,看温婉的她脱下高跟鞋,穿上冲锋衣,踏进泥浆四溢的工地与工人并肩而立,扯着嗓门大声叫……分明又是一位“女汉子”!

  2015年11月,馒头山地区综合整治开场。在这片60年未大动的农居混杂地启动了大规模的拆违、征迁、整治,200多个施工点同时开工。

  这段时间怎么走过来的?与郑鸳鸯并肩作战的裘海明心里最清楚。作为凤凰山脚路北段整治工程负责人,他的“110”就是郑鸳鸯的手机号。保笼拆不掉?找书记!换雨棚有人不干?找书记!重大拆违行动,书记必须先到场。“居民们都听她的,没她帮忙,工程不可能推进得那么快。”

  快到什么程度?

  梵天寺路42号是危旧房,政府决定安排居民集体外迁,把这里变成公用绿地。郑鸳鸯只花了两个晚上就做通了居民的工作。

  拆违后出现漏水,居民来讨说法。50多岁的冯连喜一定要等到郑鸳鸯一句“答应解决”,他立马掉头就走,“书记说能解决就一定没问题。”

  这份信任从哪来?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郑鸳鸯平日一点一滴攒下的“人气”。

  比如,她的办公桌下总放着一双雨靴,高至膝盖。这是特意从网上淘来的,一般商场买不到。住在馒头山地势最低处的石海良说:“这里逢雨必涝!一脚下去别说鞋,小腿都看不见了。那时候书记总是最快冲过来。这里有多少户人家、哪几户容易进水、水从哪个窨井盖冒出来,她都摸得一清二楚。”

  再比如,她在社区里办了一个便民服务点“红色老墙门”,每月组织党员为居民免费理发、磨剪刀、义诊、维修电器……最后她自己也学会了理发。社区工作人员与凤凰山脚下独居的章大爷的对话常常是这样的:

  “书记在吗?”

  “在的,有什么事?”

  “叫她到我家来一趟,我头发长了……”

  去年刚刚到任的馒头山社区主任陈骏对“醉汉”一事津津乐道:“一个醉酒的中年男人突然闯进办公室,嚷嚷着要从窗户上跳下去,我一边拦着一边让其他人赶紧打110!可他们却说得给书记打电话!”果然,郑鸳鸯赶过来一顿呵斥,醉汉一声不吭地从窗户上爬下来。

  “后来别人告诉我,他最听书记的话!因为他曾被别人误认为非礼,是书记替他去赔礼道歉;单位因此扣着他的工资不发,也是书记帮他讨回来的!”

  大家都说,整治馒头山,少了郑鸳鸯不行。

  一次次挨骂

  她把“对手”变“助手”

  馒头山梵天寺路,一度很出名,号称“杭州最大群租房聚居区”,去年这里进行了整治。这一带大多数都是私人住宅或集体用房,牵涉到个人利益,再好脾气的人也难说话。

  梵天寺路69号-70号危旧房,里面有33户人家。原先的整治方案是加固修缮,可居民强大姐不同意。“这房子太破了,为啥不能重建?”她认为社区不作为,冲进办公室与郑鸳鸯理论,进而演变成“激烈的争执”。她用iPad拍下冲突过程,还嚷嚷着要放到网上去评理。

  可就在上周重建协调会上,她却突然站起来向郑鸳鸯道歉:“我马上把我拍的视频删掉……”

  原来那天她前脚离开办公室,郑鸳鸯后脚就把情况反映到街道,最后商议决定,只要33户人家都同意,就按居民意见重建。回到社区,郑鸳鸯就把任务交给了强大姐。强大姐开开心心地去了,却一脸沮丧地回来,有两户人家怎么都不同意。“现在我才知道做社区工作这么难!”强大姐说。

  郑鸳鸯说,这几个月来她攒了名声,也攒了骂声。在笤帚湾路101号,前前后后她被骂了七八次。这是一幢4层小楼,里面住着一对老夫妻,这次要将上面违建的3层全部拆掉。“每一次去,都被那家的女儿李大姐指着鼻子骂。”女儿不同意拆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放心不下高龄父母。原本家里住着一位保姆,房子一拆,保姆走了,谁来照料老人?

  “是违建就得拆,这点没有商量余地。”但拆完之后,三拨人先后登门。先是社工一天两顿给两位老人送饭;接着是街道来人,两位老人被纳入街道居家养老体系,有人定期上门服务;再是施工方的工人,拆违后一人一天两趟来查看有无漏水情况。这些全是郑鸳鸯在背后悄悄协调的。后来,李大姐一看到郑鸳鸯就笑,特别客气。

  馒头山社工谭添天说,在社区工作,简单地以对错之分来办事行不通。鸳鸯书记习惯“换位思考”,考虑对方可能遇到的问题,尽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对手”就这样变成了“助手”。

  一枚“红袖章”

  管了200多个施工队

  跟着郑鸳鸯走在馒头山社区,会走得很慢,一路上总有人拉住她问东问西——

  “书记,我们家的屋顶啥时候补漏?”

  “鸳鸯,我们这里什么时候拆?”

  “姑娘,新换的雨棚质量好的吧?坏掉了找谁修?”

  馒头山社区是一个开放的大杂院,没有物业,社区就是大管家。当200多个施工队同时进场后,社区就是唯一的“后勤保障部”。因为施工引起的停水、停电等各种问题,都需要社区来善后,而这支“后勤保障队”,连郑鸳鸯在内只有18人。

  于是,施工队晚上赶工,她就是“交通协管员”。雨夜晚归的居民,经常在路口看到郑鸳鸯戴着红袖章指挥交通……

  春节前寒潮来袭,500多只水表爆表,她又成了“外卖大姐”。为了工程早点复工,她带着社工给水表修理工送水送饭、做好服务,好让他们多修点、修快点。

  “最艰难的是去年十一二月。违建刚刚拆掉,雨水接踵而至,到处是漏水警报!我的办公室就像专家门诊,早上7时就有人来堵门,队伍一直排到大门外!”郑鸳鸯说。她走哪儿都带着充电宝,确保手机畅通。对晚上遇到漏水的住户,她就直接带人去住宾馆。

  与郑鸳鸯一起工作时间长一点的人还知道书记的一个习惯——总是在办公室电脑键盘下压一些废纸片。这些废纸可不能扔!她经常一边接电话一边顺手扯一张纸记下来,每一张上面都写着一串要办的事,做完一项勾一项。

  随手翻翻残存的“纸片日记”,大多是各种琐事,也有奇葩问题:

  “有个居民拿着违停罚单来,要我打电话找交警撤掉,理由是施工导致没地方停车。”

  “有人举着手指头上门,说因为施工导致他手指受伤,没钱打破伤风针,要求先报销。”

  不管能不能解决,郑鸳鸯绝不推诿。“这种时候,小事推一推就可能变大事!有能力办的马上办,自己办不了的找领导争取,实在不符合政策的也得给人家解释为什么办不了。”

  前不久,因为工程建设需要,这个攒了许多“废纸”的馒头山社区办公室被拆了。有居民提议能否保留下来做个纪念,因为从整治工程开始至今,这里几乎每天从早上8时到晚上10时,办公室里都有人在忙碌。

  时至今日,馒头山整治工程已经整体过半。率先完成的凤山路铁路边已惊艳亮相,凤凰山脚路也渐露粉墙黛瓦。相信待到繁花似锦时,这块古老的皇城遗址将向世人展示出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




分享到:
0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ICP备10053157号-5

浙江组织工作网

馒头山上“女汉子”——记杭州馒头山社区党委书记郑鸳鸯

2016年03月23日 08:36:18 来源:浙江组织工作网 俞熙娜 见习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陈宏萍 裘梦洁

  #!diantou!#千年古都的文化,上世纪60年代的生活。南星街道馒头山社区——杭州最有范儿的“皇城根下”,却也因为文保等原因,60年来几乎不曾改变。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100多天里,这里创造了G20杭州峰会项目建设的“加速度”:从2015年11月馒头山地区综合整治启动至今,480处违建95%已拆除,7条支小路整治完成5处,累计清退了1642间出租房……

  在这些数字背后,屡屡出现一位女性的名字:郑鸳鸯——馒头山社区党委书记。

  一双雨靴

  让她走进居民的心

  初次见到郑鸳鸯,只见40多岁的她,卷发齐腰,一袭深蓝大衣,挺有气质。

  然而跟着她走进社区,看温婉的她脱下高跟鞋,穿上冲锋衣,踏进泥浆四溢的工地与工人并肩而立,扯着嗓门大声叫……分明又是一位“女汉子”!

  2015年11月,馒头山地区综合整治开场。在这片60年未大动的农居混杂地启动了大规模的拆违、征迁、整治,200多个施工点同时开工。

  这段时间怎么走过来的?与郑鸳鸯并肩作战的裘海明心里最清楚。作为凤凰山脚路北段整治工程负责人,他的“110”就是郑鸳鸯的手机号。保笼拆不掉?找书记!换雨棚有人不干?找书记!重大拆违行动,书记必须先到场。“居民们都听她的,没她帮忙,工程不可能推进得那么快。”

  快到什么程度?

  梵天寺路42号是危旧房,政府决定安排居民集体外迁,把这里变成公用绿地。郑鸳鸯只花了两个晚上就做通了居民的工作。

  拆违后出现漏水,居民来讨说法。50多岁的冯连喜一定要等到郑鸳鸯一句“答应解决”,他立马掉头就走,“书记说能解决就一定没问题。”

  这份信任从哪来?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郑鸳鸯平日一点一滴攒下的“人气”。

  比如,她的办公桌下总放着一双雨靴,高至膝盖。这是特意从网上淘来的,一般商场买不到。住在馒头山地势最低处的石海良说:“这里逢雨必涝!一脚下去别说鞋,小腿都看不见了。那时候书记总是最快冲过来。这里有多少户人家、哪几户容易进水、水从哪个窨井盖冒出来,她都摸得一清二楚。”

  再比如,她在社区里办了一个便民服务点“红色老墙门”,每月组织党员为居民免费理发、磨剪刀、义诊、维修电器……最后她自己也学会了理发。社区工作人员与凤凰山脚下独居的章大爷的对话常常是这样的:

  “书记在吗?”

  “在的,有什么事?”

  “叫她到我家来一趟,我头发长了……”

  去年刚刚到任的馒头山社区主任陈骏对“醉汉”一事津津乐道:“一个醉酒的中年男人突然闯进办公室,嚷嚷着要从窗户上跳下去,我一边拦着一边让其他人赶紧打110!可他们却说得给书记打电话!”果然,郑鸳鸯赶过来一顿呵斥,醉汉一声不吭地从窗户上爬下来。

  “后来别人告诉我,他最听书记的话!因为他曾被别人误认为非礼,是书记替他去赔礼道歉;单位因此扣着他的工资不发,也是书记帮他讨回来的!”

  大家都说,整治馒头山,少了郑鸳鸯不行。

  一次次挨骂

  她把“对手”变“助手”

  馒头山梵天寺路,一度很出名,号称“杭州最大群租房聚居区”,去年这里进行了整治。这一带大多数都是私人住宅或集体用房,牵涉到个人利益,再好脾气的人也难说话。

  梵天寺路69号-70号危旧房,里面有33户人家。原先的整治方案是加固修缮,可居民强大姐不同意。“这房子太破了,为啥不能重建?”她认为社区不作为,冲进办公室与郑鸳鸯理论,进而演变成“激烈的争执”。她用iPad拍下冲突过程,还嚷嚷着要放到网上去评理。

  可就在上周重建协调会上,她却突然站起来向郑鸳鸯道歉:“我马上把我拍的视频删掉……”

  原来那天她前脚离开办公室,郑鸳鸯后脚就把情况反映到街道,最后商议决定,只要33户人家都同意,就按居民意见重建。回到社区,郑鸳鸯就把任务交给了强大姐。强大姐开开心心地去了,却一脸沮丧地回来,有两户人家怎么都不同意。“现在我才知道做社区工作这么难!”强大姐说。

  郑鸳鸯说,这几个月来她攒了名声,也攒了骂声。在笤帚湾路101号,前前后后她被骂了七八次。这是一幢4层小楼,里面住着一对老夫妻,这次要将上面违建的3层全部拆掉。“每一次去,都被那家的女儿李大姐指着鼻子骂。”女儿不同意拆除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放心不下高龄父母。原本家里住着一位保姆,房子一拆,保姆走了,谁来照料老人?

  “是违建就得拆,这点没有商量余地。”但拆完之后,三拨人先后登门。先是社工一天两顿给两位老人送饭;接着是街道来人,两位老人被纳入街道居家养老体系,有人定期上门服务;再是施工方的工人,拆违后一人一天两趟来查看有无漏水情况。这些全是郑鸳鸯在背后悄悄协调的。后来,李大姐一看到郑鸳鸯就笑,特别客气。

  馒头山社工谭添天说,在社区工作,简单地以对错之分来办事行不通。鸳鸯书记习惯“换位思考”,考虑对方可能遇到的问题,尽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对手”就这样变成了“助手”。

  一枚“红袖章”

  管了200多个施工队

  跟着郑鸳鸯走在馒头山社区,会走得很慢,一路上总有人拉住她问东问西——

  “书记,我们家的屋顶啥时候补漏?”

  “鸳鸯,我们这里什么时候拆?”

  “姑娘,新换的雨棚质量好的吧?坏掉了找谁修?”

  馒头山社区是一个开放的大杂院,没有物业,社区就是大管家。当200多个施工队同时进场后,社区就是唯一的“后勤保障部”。因为施工引起的停水、停电等各种问题,都需要社区来善后,而这支“后勤保障队”,连郑鸳鸯在内只有18人。

  于是,施工队晚上赶工,她就是“交通协管员”。雨夜晚归的居民,经常在路口看到郑鸳鸯戴着红袖章指挥交通……

  春节前寒潮来袭,500多只水表爆表,她又成了“外卖大姐”。为了工程早点复工,她带着社工给水表修理工送水送饭、做好服务,好让他们多修点、修快点。

  “最艰难的是去年十一二月。违建刚刚拆掉,雨水接踵而至,到处是漏水警报!我的办公室就像专家门诊,早上7时就有人来堵门,队伍一直排到大门外!”郑鸳鸯说。她走哪儿都带着充电宝,确保手机畅通。对晚上遇到漏水的住户,她就直接带人去住宾馆。

  与郑鸳鸯一起工作时间长一点的人还知道书记的一个习惯——总是在办公室电脑键盘下压一些废纸片。这些废纸可不能扔!她经常一边接电话一边顺手扯一张纸记下来,每一张上面都写着一串要办的事,做完一项勾一项。

  随手翻翻残存的“纸片日记”,大多是各种琐事,也有奇葩问题:

  “有个居民拿着违停罚单来,要我打电话找交警撤掉,理由是施工导致没地方停车。”

  “有人举着手指头上门,说因为施工导致他手指受伤,没钱打破伤风针,要求先报销。”

  不管能不能解决,郑鸳鸯绝不推诿。“这种时候,小事推一推就可能变大事!有能力办的马上办,自己办不了的找领导争取,实在不符合政策的也得给人家解释为什么办不了。”

  前不久,因为工程建设需要,这个攒了许多“废纸”的馒头山社区办公室被拆了。有居民提议能否保留下来做个纪念,因为从整治工程开始至今,这里几乎每天从早上8时到晚上10时,办公室里都有人在忙碌。

  时至今日,馒头山整治工程已经整体过半。率先完成的凤山路铁路边已惊艳亮相,凤凰山脚路也渐露粉墙黛瓦。相信待到繁花似锦时,这块古老的皇城遗址将向世人展示出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