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长兴"木木土成"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 |
|||||
|
|||||
#!diantou!#“5月正是葡萄生长的关键期,最近这段时间,我们一有空就往‘木木土成’基地跑,看着这满眼青翠,再累,心里也舒畅。” 昨天,费欢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今年的葡萄长势很不错,新增的20亩暖棚里葡萄已经开始挂果了,其他的也都要开花、结果了,看样子比去年收成要好,他们8个人的付出,“值得!” 认识费欢有三年了,俊俏的模样,温婉的气质下,她还有着充满激情的内心,做事果断坚决。“这小姑娘不一般。”村里人早就接纳了她。 6年的村官经验,费欢今年被选进长兴县林城镇塘南村村班子,任村党总支委员。 身为“80后”大学生村官,费欢有许多故事,和伙伴们共同创办“木木土成”葡萄基地应该是最精彩的一个。 2006年,长兴县第一批大学生村官走马上任,其中就有费欢。“那天是9月1日,正好是我的生日。”费欢上任第一站是在林城镇大云寺村,那是个有5000多人口的大村,她每天跟在村主任后面,做起了“小尾巴”。当了一段时间的“小尾巴”,费欢慢慢摸到了当村干部的门道,也渐渐被村民接受和信任。 2009年,费欢调到塘南村继续当她的大学生村官,几年的经验积累,让她对这份工作游刃有余,又在共同的工作中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姚洪土斗村的朱峰、新星村的廖振中、新华村的沈燕文、方山窑村的周静、牛山岗村的雷婷、永丰村的莫妍…… 闲暇时,他们会在村官QQ群中交流各自工作上的想法和遇到的困难,很快这些大学生村官成了好朋友。有一天,他们聊着聊着,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块:“为什么不一起创业呢?” 随着全国各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普遍推行,大学生村官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兴群体。如何让大学生村官既能“下得去”,又能“干得好”、“留得住”、“流得动”?自主创业,是摆在许多大学生村官面前的一条路。 经过调查,费欢他们发现:当地的葡萄种植很有特色,技术不错,但大多专业户卖不起好价钱,“必须打品牌,走品牌农业的路子”。于是,他们8个人以“林城”为名,创办了“木木土成”葡萄基地,先是流转了80亩土地,这块用激情实现梦想的土地承载了8个年轻人的希望。 然而,困难远比想象的要多,首当其冲就遇到了土地流转难题。费欢说,部分农民不愿意把地租出去,导致葡萄基地难以连片。镇、村领导知情后,带着他们到农户家中一家一家地做思想工作,用真诚打动了农户,顺利流转出80亩土地。 费欢说,他们将葡萄园取名为“木木土成”,既暗含镇名,更体现了创业团队合作的精神。接下来,打算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将“木木土成”打造成集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休闲区。 “‘木木土成’是我们的第一次创业。因为第一次,所以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去定义创业成功。不过我想,成功并不是赚了多少钱,经历也是一种成功。”费欢说。 基地建起来了,费欢他们8个人各有分工,学技术、买苗,下苗、搭架子, 8个小村官,“真的都是门外汉,刚出大学校门,哪懂得农业种植技术啊。”但困难在激情、信心面前,总显得那么不值一提,镇里帮他们联系了葡萄种植大户,指导种植工作,他们就“赖”上了师傅,不懂就问。在下苗时,镇里还专门为他们请来了葡萄协会的副会长,定期到葡萄园进行指导,这更是助了费欢他们一臂之力。 “几个男生就多干些体力活,女生负责其他。” 8个人心力聚在一起,“真是有激情,什么困难都不怕,也就被我们闯过来了。”在资金方面,流转土地的补贴和县人事局安排的创业扶持贷款在最快时间内到位,葡萄园得以顺利推进。 从无到有,很快,葡萄基地有模有样了。“去年有1000多斤亩产量,今年应该会更好。”费欢告诉记者,去年夏天,气象预报说台风可能经过,他们自己动手摘葡萄。连续几天, 8个人都晒得黝黑,“不过看着一箱箱葡萄被运送到农产品批发市场,这点苦真不算什么。” 正是因为受到过太多帮助,费欢他们更懂得感恩。在“木木土成”,有一个专门的“四叶草计划”,每卖出一箱葡萄,他们就捐1元钱,资助镇上的留守儿童,“我们创业得到很多人帮助,我们也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费欢他们的成功经验让周围的农户开了眼界,“木木土成”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今后我们就要走精品农业的路子,团结起来力量大,这样还能够带动大家一起富起来。”谈起未来,费欢眼里满是憧憬。在费欢的蓝图里,葡萄园的未来更美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养本鸡,农家乐,再过几年,这里会成为一个集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木木土成’休闲区。” 今年,“木木土成”现代农庄已经被列为该县重点建设的现代农业20个基地之一。“与其去挤独木桥,不如在其他方面有所作为,而创业就是出路之一。”费欢说。记者从长兴县委组织部了解到,帮助大学生“村官”创业,该县还推出了一系列扶助政策。至今,全县有193名在岗村官,创业率近40%,而费欢他们所在的林城镇则达到60%。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