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组工文化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院院士大会重要讲话精神话题讨论(上)

让科技创新人才竞相涌现

2018年06月16日 13:55:5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科技人才、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

身处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如何破解高水平创新人才不足,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匮乏问题?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创新,真正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怎样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切实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本报特邀请部分地市组织部长、人社局局长、人才处处长,以及相关科研院所专家等,围绕这些话题,分两期展开深入讨论。敬请关注。   

——编者

采访嘉宾:

天津市人社局局长、党组书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 杨光

杭州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 张仲灿

江苏省委党建办副主任、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 洪浩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吴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29所副总工程师 周旭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吴晨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汪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特任教授 李二强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韩喜平

采访人:本报记者 王帅 郑杰洁

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的原因是多方面、动态性的

●科研投入强度不够大,社会化聚才平台不够多

●对人才需求的能级快速上升

●高校人才培养多以就业为导向,对创新创业、学术关注度不高

●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

记者:高水平创新人才不足,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的原因是什么?

张仲灿:我们总结出“三个不够”:一是科研投入强度不够大。十八大以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提升,2017年达到了2.12%,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距离,投入来源也比较单一;二是集聚科技型领军人才的平台不够多。目前,我国科技型领军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如何调动企业等用人主体积极性,建设更多以市场为主导的研究院、海外技术研究中心等社会化聚才平台,推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这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三是全社会支持科技创新的氛围不够浓。科技型领军人才是关键核心技术的探索者、研究者,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但从现实来看,对科技工作者的评价激励、工资待遇、科研条件、生活保障等还存在“倒挂”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型领军人才脱颖而出。

杨光:在培养模式上,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互割裂、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衔接不够紧密的问题较为普遍,人才培养体系封闭僵化,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没有完全形成,创新光荣、科技报国的价值观还没有牢固树立。

洪浩: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动态性的。

从需求侧来看,人才需求本质上是人才消费,有什么样的发展基础,决定有什么样的人才需求;有什么样的人才需求,才会有什么样的人才结构,因此,人才需求是有层次的,也是动态发展的。事业越发展,需求越突出。高层次创新人才短缺,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而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只不过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加速,高层次创新人才短缺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凸显,表明我们对人才需求能级的快速上升。

从供给侧来看,人才供给与科教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科教事业发展到什么程度,人才供给才能提高到什么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教事业发展迅猛,加上海外人才引进回流,人才供给有了很大改观,但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吴江:科技创新人才匮乏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只是我们是后发国家,在人才竞争中不是处于优势地位,所以才显得我们更加匮乏。产业变革发展很快,人才培养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人才培养跟不上是自然现象。现在各个国家在人才培养方面,均面临着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所以各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都是争夺人才,也就是人才引进,成了目前聚集人才的主要手段。

周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基础性和原创性成果的创新动力不足。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以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追赶为主,主要投入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创新层面,享受着跟着人跑的“机会主义”的高速度、快收益,而基础性和原创性成果,通常投入大、见效慢。另一方面,行政主导的资源集中投入方式,造成科技人才成长通道较窄。

科技研究方向及产出评估不尽合理,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确权和转化,难以落地到企事业单位。尽管国家和各地给予创新人员很多“实惠”,但在实际执行中不好操作,研究成果难以支撑产业升级、引领未来发展,也就难以出现高水平的成果和领军人才。在企事业单位内部,条块分割的现象仍然存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不足,各自存在不同的评价体系,不易发挥需求牵引作用和达到总体最优的效果。

在代际差距面前,有时候看起来在迫近西方先进技术,实际上在多年后证明很难超越,因此需转变思维,在新赛道上竞争超越,比如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形成错位优势,在追赶的同时考虑下下代、新技术上的跨代突破,更易产生高水平创新,也更容易诞生科技领军人才。

韩喜平: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一般聚集在尖端科技产业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当前,我国大部分产业还处在中低端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创新创业、高精尖科技领域对创新人才及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聚集、联动内生动力还不足,创新人才及科技领军人才形成的前沿科技产业和应用领域载体数量、质量,与当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基本是以就业为导向,不太注重学生自身的特长和兴趣爱好,本科阶段学生对创新创业、学术关注度均不高,高校创新创业的宽松、激励环境还没有充分发挥实效,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制还未普遍形成。

李二强:我个人认为,目前,我国还处于经济转型阶段,整个社会风气有些浮躁,许多人以收入高低作为成功标准,以“成为科学家”为人生目标的年轻人并不多。很多人并不认同从事创新性工作,在提高个人生活水平及社会评价上具有竞争力。

吴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缺乏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导致在科研布局上过于强调短、平、快,对那些长、难、慢的项目,重视不够、支持不足。“唯结果论”盛行导致一些科研工作者片面追求成功率,不愿意做原始创新。

共同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障碍,让创新深入人心

●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方式

●发挥企业、市场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

●制定专项培养目标及计划,实现“一人一方案”

记者:怎样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洪浩: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不是一时造势宣传出来的,不是一招举措制造出来的,也不是一腔激情吆喝出来的。人才生态环境是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出来的,是长期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积淀下来的。生态环境好不好,能不能得到人才认可,更多的靠口口相传。从江苏来看,这些年,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和千人计划创业人才集聚相对较快、人数相对集中,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江苏的人才生态系统具有比较优势,成为集聚创新科技人才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正确的人才发展理念,破除人才发展上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束缚和观念障碍,让创新深入人心,让创新型人才备受重视和重用。

张仲灿: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政策扶持、政府服务、产业基础、社会土壤、主体活力、自然环境等一系列人才发展要素的系统集成和优化配置。

首先是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从人的发展规律来看,主要是宜学和宜业环境。宜学,就是以爱才的诚意科学培养人才,建设一批优质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教平台,让从事基础研究、科研创新的人才潜心研究、多出成果。宜业,就是创造条件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我们注重提升平台能级聚才,围绕产业布局用才,让从事成果转化、技术应用的人才找到用武之地、实现自身价值。

其次是宜居便利的生活环境。让高层次人才“落地生根”,要注重营造好的人文和自然环境,让人才有归属感。人文环境体现在政治、营商、文化、社会等整体环境上。比如,近年来杭州大力弘扬“最美”精神、建设文明杭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自然环境是杭州的“金名片”,杭州着力维护山水相依、湖城合璧的独特生态,努力把自然环境优势转化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发展优势。

第三是全面周到的服务环境。从政府层面看,就是要当好人才服务“店小二”,推进人才服务领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最优质、最高效、最便捷的服务,让人才放开手脚、专心科研。从社会层面看,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激发人力资源、风投、中介组织、孵化器等社会机构在引进人才、服务人才方面的积极性。

韩喜平: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载体,需要动能推动。要充分吸收世界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构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市场等综合性创新人才形成机制及生态,破除人才培养壁垒,充分释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科技与市场融合,发挥企业、市场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高校要积极探索形成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学生成长成才培育机制,充分释放学生的创新能力,尊重学生自主创造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转变就业观念,加大硕士博士创新引领激励作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不拘一格育人才的格局。

杨光: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改进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方式,努力培养造就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要进一步放权松绑,努力扫除“人岗不适”“论资排辈”“有责无权”的弊端,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有舞台、有空间、有资源,赋予创新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使人才真正拥有创新活动的自主权。要强化尊重和实现人才价值的激励导向,推动形成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让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

周旭:要构建“两个机制”,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国际影响力、科技创新贡献率。

一个是培养与使用机制。在内部将科技人才分类分层划分为领军人才、关键人才等梯次后,以不同的人才工程项目为抓手,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不同侧重的培养。例如对领军人才,制定专项培养目标及计划,实现“一人一方案”,有计划地统筹安排和协调资源,为其提供匹配的事业平台。

另一个是激励与竞争机制。构建科技创新津贴、科技成果及转化奖励、创新成果考核加分等机制,建立鼓励创新驱动的导向;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形成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氛围;实践重大创新课题“张榜+揭榜”公开选拔机制,建立广纳贤才、机会均等的竞争模式。

李二强:还需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对创新性工作的尊重、对创新性成果的奖励。包括加大对创新性科学研究与技术拓展的投入。让人们认识到,从事创新型工作,不仅有解决问题的满足感成就感,还可以提高个人生活水平与社会认同,让人们以从事创新工作为荣。同时,加大对创新性成果的保护与应用支持。

推进整体改革

让科研经费真正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

●使用和管理的评判标准,要从过程导向转化为结果导向

●针对不同领域制定个性化政策,提升科研人员自主支配权

●把握适当的经费预算颗粒度,增强经费使用能动性

●简化科研经费审批、报销财务制度

记者:如何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

吴江:科研经费管理是个老问题,实际上文件下得不少,关键在落实。在具体落实中,管理和科研创新活动有时候是对立的,管理者和科研人员从来都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而不是尊重与被尊重的关系。为什么我们跟国外在科研经费管理上有差距?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些管理部门不尊重科研人员,不尊重科研规律,不尊重科研人员的权利。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把使用和管理的评判标准,从过程导向转化为结果导向,重点看科研经费发挥出了什么效果和价值,而不是说管得越复杂就越有成绩。

韩喜平:科研经费的问题,解决起来需要整体推进,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科研项目、不同研究阶段进行调整。

第一,要确保地方政策与中央协调一致。中央要求减少科研报表和审批流程,各基层单位、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应加快制定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的配套政策,减少审批流程和环节,加快制定提升科研人员自主支配、使用经费的政策规定。

第二,地方要出台个性化的政策细则。不同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科研人员承担的科研任务和课题不同,研究领域和进度不一,针对不同类别的研究领域,应当有个性化的政策,充分以科研人员为主体,弱化经费的过程控制,加大科研人员自主使用经费的权力,不人为设置经费拨付壁垒,单独制定科研经费专属化、个性化细则,更好适应科技创新研究。

第三,要分类制定差别化的管理规定。不同类别、阶段的科研创新,对经费的需求度是不一样的,经费对科研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科研单位要适应不同项目的研究特点,充分尊重科研主体人员的意见,动态调整科研经费的拨付进度,充分研究世界创新强国科研发展的经费保障体系,制定以科研成果为导向的差别化管理规定。

汪铭:不能简单地将科研成果的评价年度化、数量化。科研经费的使用和分配要以科研人员的付出和产出为基础,有付出才有回报,有成果才有收获。但是科学研究有它的规律,往往需要宽松的环境和足够的耐心,需要不断探索,允许科研的失败。对于一些重大科研项目,要允许团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攻关,不简单地评判科研经费的投入产出比。未来的财务和审计制度中,要给科研人员“松绑”,简化科研经费审批、报销财务制度。前期,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如对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对科研经费的各项支出比例不设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科研经费使用的能动性,未来希望能进一步对财务制度进行改革。同时,加大科研经费的审查和监督,避免科研人员的回报和激励与付出不成比例等原因导致的科研经费腐败问题。

周旭:首先,完善预算编制制度,简化预算编制、申报、审批流程,形成稳定支出和适度竞争相结合的经费支持模式,有利于解决科研学术浮躁。同时,要把握适当的经费预算颗粒度。编制预算时,往往会对经费科目进行预见性细化,但在研究过程中,会存在多变和不可控因素,导致实际发生和预算的差异性,甚至在作了中期预算调整后,也存在最终执行结果和预算的差异,束缚了科研工作的进行。

其次,要合理认定项目超期经费。超过科研周期的经费难以获得项目审计、验收专家的认可,影响评优。建议在后期审计、验收过程中,根据项目经费合理性、相关性适当地认定超期经费,而不是“一刀切”的处理。同时,完善项目验收评分规则,对申请延期的项目,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吴晨: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改革,不是简单地“松绑”某几项财务制度,而是要把科研活动放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通盘考量,允许科技成果通过协议定价、技术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转让转化。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依法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要让创新者有回报、有信心、有动力。





分享到:
0
一周新闻排行榜
人事任免
公告公示
党史在线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江组织工作网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院院士大会重要讲话精神话题讨论(上)

让科技创新人才竞相涌现

2018年06月16日 13:55:50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造就大批优秀科技人才、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

身处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如何破解高水平创新人才不足,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匮乏问题?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创新,真正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怎样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切实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本报特邀请部分地市组织部长、人社局局长、人才处处长,以及相关科研院所专家等,围绕这些话题,分两期展开深入讨论。敬请关注。   

——编者

采访嘉宾:

天津市人社局局长、党组书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 杨光

杭州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 张仲灿

江苏省委党建办副主任、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 洪浩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吴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29所副总工程师 周旭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吴晨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汪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特任教授 李二强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韩喜平

采访人:本报记者 王帅 郑杰洁

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的原因是多方面、动态性的

●科研投入强度不够大,社会化聚才平台不够多

●对人才需求的能级快速上升

●高校人才培养多以就业为导向,对创新创业、学术关注度不高

●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

记者:高水平创新人才不足,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的原因是什么?

张仲灿:我们总结出“三个不够”:一是科研投入强度不够大。十八大以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提升,2017年达到了2.12%,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距离,投入来源也比较单一;二是集聚科技型领军人才的平台不够多。目前,我国科技型领军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如何调动企业等用人主体积极性,建设更多以市场为主导的研究院、海外技术研究中心等社会化聚才平台,推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这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三是全社会支持科技创新的氛围不够浓。科技型领军人才是关键核心技术的探索者、研究者,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但从现实来看,对科技工作者的评价激励、工资待遇、科研条件、生活保障等还存在“倒挂”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型领军人才脱颖而出。

杨光:在培养模式上,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互割裂、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衔接不够紧密的问题较为普遍,人才培养体系封闭僵化,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没有完全形成,创新光荣、科技报国的价值观还没有牢固树立。

洪浩: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动态性的。

从需求侧来看,人才需求本质上是人才消费,有什么样的发展基础,决定有什么样的人才需求;有什么样的人才需求,才会有什么样的人才结构,因此,人才需求是有层次的,也是动态发展的。事业越发展,需求越突出。高层次创新人才短缺,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而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只不过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加速,高层次创新人才短缺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凸显,表明我们对人才需求能级的快速上升。

从供给侧来看,人才供给与科教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科教事业发展到什么程度,人才供给才能提高到什么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教事业发展迅猛,加上海外人才引进回流,人才供给有了很大改观,但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吴江:科技创新人才匮乏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只是我们是后发国家,在人才竞争中不是处于优势地位,所以才显得我们更加匮乏。产业变革发展很快,人才培养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人才培养跟不上是自然现象。现在各个国家在人才培养方面,均面临着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所以各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都是争夺人才,也就是人才引进,成了目前聚集人才的主要手段。

周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基础性和原创性成果的创新动力不足。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以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学习追赶为主,主要投入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创新层面,享受着跟着人跑的“机会主义”的高速度、快收益,而基础性和原创性成果,通常投入大、见效慢。另一方面,行政主导的资源集中投入方式,造成科技人才成长通道较窄。

科技研究方向及产出评估不尽合理,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确权和转化,难以落地到企事业单位。尽管国家和各地给予创新人员很多“实惠”,但在实际执行中不好操作,研究成果难以支撑产业升级、引领未来发展,也就难以出现高水平的成果和领军人才。在企事业单位内部,条块分割的现象仍然存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不足,各自存在不同的评价体系,不易发挥需求牵引作用和达到总体最优的效果。

在代际差距面前,有时候看起来在迫近西方先进技术,实际上在多年后证明很难超越,因此需转变思维,在新赛道上竞争超越,比如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形成错位优势,在追赶的同时考虑下下代、新技术上的跨代突破,更易产生高水平创新,也更容易诞生科技领军人才。

韩喜平: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一般聚集在尖端科技产业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当前,我国大部分产业还处在中低端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创新创业、高精尖科技领域对创新人才及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聚集、联动内生动力还不足,创新人才及科技领军人才形成的前沿科技产业和应用领域载体数量、质量,与当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基本是以就业为导向,不太注重学生自身的特长和兴趣爱好,本科阶段学生对创新创业、学术关注度均不高,高校创新创业的宽松、激励环境还没有充分发挥实效,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制还未普遍形成。

李二强:我个人认为,目前,我国还处于经济转型阶段,整个社会风气有些浮躁,许多人以收入高低作为成功标准,以“成为科学家”为人生目标的年轻人并不多。很多人并不认同从事创新性工作,在提高个人生活水平及社会评价上具有竞争力。

吴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缺乏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导致在科研布局上过于强调短、平、快,对那些长、难、慢的项目,重视不够、支持不足。“唯结果论”盛行导致一些科研工作者片面追求成功率,不愿意做原始创新。

共同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障碍,让创新深入人心

●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方式

●发挥企业、市场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

●制定专项培养目标及计划,实现“一人一方案”

记者:怎样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洪浩: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不是一时造势宣传出来的,不是一招举措制造出来的,也不是一腔激情吆喝出来的。人才生态环境是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出来的,是长期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积淀下来的。生态环境好不好,能不能得到人才认可,更多的靠口口相传。从江苏来看,这些年,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和千人计划创业人才集聚相对较快、人数相对集中,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江苏的人才生态系统具有比较优势,成为集聚创新科技人才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正确的人才发展理念,破除人才发展上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束缚和观念障碍,让创新深入人心,让创新型人才备受重视和重用。

张仲灿: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政策扶持、政府服务、产业基础、社会土壤、主体活力、自然环境等一系列人才发展要素的系统集成和优化配置。

首先是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从人的发展规律来看,主要是宜学和宜业环境。宜学,就是以爱才的诚意科学培养人才,建设一批优质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科教平台,让从事基础研究、科研创新的人才潜心研究、多出成果。宜业,就是创造条件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我们注重提升平台能级聚才,围绕产业布局用才,让从事成果转化、技术应用的人才找到用武之地、实现自身价值。

其次是宜居便利的生活环境。让高层次人才“落地生根”,要注重营造好的人文和自然环境,让人才有归属感。人文环境体现在政治、营商、文化、社会等整体环境上。比如,近年来杭州大力弘扬“最美”精神、建设文明杭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自然环境是杭州的“金名片”,杭州着力维护山水相依、湖城合璧的独特生态,努力把自然环境优势转化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发展优势。

第三是全面周到的服务环境。从政府层面看,就是要当好人才服务“店小二”,推进人才服务领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最优质、最高效、最便捷的服务,让人才放开手脚、专心科研。从社会层面看,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激发人力资源、风投、中介组织、孵化器等社会机构在引进人才、服务人才方面的积极性。

韩喜平: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载体,需要动能推动。要充分吸收世界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构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市场等综合性创新人才形成机制及生态,破除人才培养壁垒,充分释放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科技与市场融合,发挥企业、市场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高校要积极探索形成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学生成长成才培育机制,充分释放学生的创新能力,尊重学生自主创造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转变就业观念,加大硕士博士创新引领激励作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不拘一格育人才的格局。

杨光: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改进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方式,努力培养造就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要进一步放权松绑,努力扫除“人岗不适”“论资排辈”“有责无权”的弊端,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有舞台、有空间、有资源,赋予创新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使人才真正拥有创新活动的自主权。要强化尊重和实现人才价值的激励导向,推动形成体现增加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让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

周旭:要构建“两个机制”,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国际影响力、科技创新贡献率。

一个是培养与使用机制。在内部将科技人才分类分层划分为领军人才、关键人才等梯次后,以不同的人才工程项目为抓手,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不同侧重的培养。例如对领军人才,制定专项培养目标及计划,实现“一人一方案”,有计划地统筹安排和协调资源,为其提供匹配的事业平台。

另一个是激励与竞争机制。构建科技创新津贴、科技成果及转化奖励、创新成果考核加分等机制,建立鼓励创新驱动的导向;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形成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氛围;实践重大创新课题“张榜+揭榜”公开选拔机制,建立广纳贤才、机会均等的竞争模式。

李二强:还需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对创新性工作的尊重、对创新性成果的奖励。包括加大对创新性科学研究与技术拓展的投入。让人们认识到,从事创新型工作,不仅有解决问题的满足感成就感,还可以提高个人生活水平与社会认同,让人们以从事创新工作为荣。同时,加大对创新性成果的保护与应用支持。

推进整体改革

让科研经费真正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

●使用和管理的评判标准,要从过程导向转化为结果导向

●针对不同领域制定个性化政策,提升科研人员自主支配权

●把握适当的经费预算颗粒度,增强经费使用能动性

●简化科研经费审批、报销财务制度

记者:如何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

吴江:科研经费管理是个老问题,实际上文件下得不少,关键在落实。在具体落实中,管理和科研创新活动有时候是对立的,管理者和科研人员从来都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而不是尊重与被尊重的关系。为什么我们跟国外在科研经费管理上有差距?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些管理部门不尊重科研人员,不尊重科研规律,不尊重科研人员的权利。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把使用和管理的评判标准,从过程导向转化为结果导向,重点看科研经费发挥出了什么效果和价值,而不是说管得越复杂就越有成绩。

韩喜平:科研经费的问题,解决起来需要整体推进,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科研项目、不同研究阶段进行调整。

第一,要确保地方政策与中央协调一致。中央要求减少科研报表和审批流程,各基层单位、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应加快制定与中央精神保持一致的配套政策,减少审批流程和环节,加快制定提升科研人员自主支配、使用经费的政策规定。

第二,地方要出台个性化的政策细则。不同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科研人员承担的科研任务和课题不同,研究领域和进度不一,针对不同类别的研究领域,应当有个性化的政策,充分以科研人员为主体,弱化经费的过程控制,加大科研人员自主使用经费的权力,不人为设置经费拨付壁垒,单独制定科研经费专属化、个性化细则,更好适应科技创新研究。

第三,要分类制定差别化的管理规定。不同类别、阶段的科研创新,对经费的需求度是不一样的,经费对科研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科研单位要适应不同项目的研究特点,充分尊重科研主体人员的意见,动态调整科研经费的拨付进度,充分研究世界创新强国科研发展的经费保障体系,制定以科研成果为导向的差别化管理规定。

汪铭:不能简单地将科研成果的评价年度化、数量化。科研经费的使用和分配要以科研人员的付出和产出为基础,有付出才有回报,有成果才有收获。但是科学研究有它的规律,往往需要宽松的环境和足够的耐心,需要不断探索,允许科研的失败。对于一些重大科研项目,要允许团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攻关,不简单地评判科研经费的投入产出比。未来的财务和审计制度中,要给科研人员“松绑”,简化科研经费审批、报销财务制度。前期,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如对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对科研经费的各项支出比例不设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科研经费使用的能动性,未来希望能进一步对财务制度进行改革。同时,加大科研经费的审查和监督,避免科研人员的回报和激励与付出不成比例等原因导致的科研经费腐败问题。

周旭:首先,完善预算编制制度,简化预算编制、申报、审批流程,形成稳定支出和适度竞争相结合的经费支持模式,有利于解决科研学术浮躁。同时,要把握适当的经费预算颗粒度。编制预算时,往往会对经费科目进行预见性细化,但在研究过程中,会存在多变和不可控因素,导致实际发生和预算的差异性,甚至在作了中期预算调整后,也存在最终执行结果和预算的差异,束缚了科研工作的进行。

其次,要合理认定项目超期经费。超过科研周期的经费难以获得项目审计、验收专家的认可,影响评优。建议在后期审计、验收过程中,根据项目经费合理性、相关性适当地认定超期经费,而不是“一刀切”的处理。同时,完善项目验收评分规则,对申请延期的项目,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吴晨: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改革,不是简单地“松绑”某几项财务制度,而是要把科研活动放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通盘考量,允许科技成果通过协议定价、技术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转让转化。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依法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要让创新者有回报、有信心、有动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