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党史在线

评价南昌起义:周恩来的赞扬与检讨

2013年07月24日 15:21:2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八一起义纪念馆内的起义领导人群像。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是如何评价南昌起义的呢?面对南昌起义,周恩来总是对失败教训说得多,对其伟大意义说得少;对战友的功劳大谈特谈,对自己的业绩避而不谈;对当面批评欢迎鼓励,对自我批评一而再、再而三,反映出他勇于自我批评的作风和谦虚谨慎的美德。

  多次检讨失败原因

  1959年军事博物馆预展期间,周恩来亲自审阅军博的陈列计划,还亲临现场审查展览内容。当讲解员讲到南昌起义部队由于没有和江西农民运动相结合,孤军南下,因而遭到了失败的教训时,周恩来马上给予鼓励:“批评得好,批评得对!”周恩来郑重地说:“南昌起义失败了,我有责任,没有想到要和农民运动相结合,建立农村根据地,还是搞以城市为中心,当时也是没有经验。你们要把这件事讲清楚。”

  1960年7月14至16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了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周恩来受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委托,作了《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报告。周恩来说:“南昌起义的目的是南进汕头,占领海口,然后到广州。南昌起义本身是正确的,但在领导思想上有错误:单纯军事行动,中心是城市观点,没有跟当地农民结合起来建立根据地的思想。”

  像这样在高规格会议上,向高级干部检讨南昌起义失败原因,周恩来在延安整风时期就早已为之。1944年3月3日至4日,周恩来在延安中央党校做报告《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深刻反思了南昌起义失败的原因,指出:“‘六大’对于南昌起义,总结也不够。南昌起义是反对国民党的一种军事行动的尝试,中央虽指出了南昌起义五点错误,但没有指出它的主要错误。我觉得它的主要错误是没有采取就地革命的方针,起义后不应把军队拉走,即使要走,也不应走得太远。” 1972年6月10日至12日,周恩来连用3个晚上在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上作《对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六次路线斗争的个人认识》的报告。中央党政军各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312人参加会议。6月10日,在谈到南昌起义时,周恩来强调南昌起义失败的教训就是没有到农村“就地闹革命”。“当时武装暴动的思想,不是马上就地深入农村,发动土地革命,武装农民。”“它用国民革命左派政府的名义,南下广东,想依赖外援,攻打大城市,而没有到农村去发动和武装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这是基本政策的错误。”

  赞扬战友们的功劳

  1961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庐山会议结束后,周恩来参观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即八一起义纪念馆。周恩来不谈及自己,却深情回忆战友,并要求宣传朱德、贺龙、刘伯承等同志在起义中所起的作用。

  周恩来评价朱德:1.在南昌起义时是一个很好的参谋和向导。2.他为起义部队寻找驻地,与敌军上层人物交往,掌握敌情,为起义战斗的顺利进行做了大量的工作。

  周恩来评价刘伯承:1.当时没有人任主任,我就指定刘伯承同志做参谋长。他起初谦虚不肯答应,后来我说一定要你来做,他才担任参谋长职务。2.起义时,刘伯承同志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周恩来评价贺龙:1.在这前一天的前敌委员会会议上,已决定由贺龙担任起义军的总指挥,我是去告诉他这个决定,并征求他的意见。2.鉴于贺龙同志对共产党的坚定信仰,起义军南下途中,我们吸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3.贺龙是个好同志。 周恩来评价叶挺:1.叶挺同志率领的铁军是一支非常著名的能战斗的部队。铁军来到南昌参加起义时,受到南昌人民的热烈欢迎。2.叶挺所率第二十四师在战斗中担负歼灭天主堂、贡院、新营房等处敌军,解决卫戍司令部,占领敌方在佑民寺的修械所和弹药库。二十四师顺利圆满完成了战斗任务,是南昌起义的主力部队之一。

  刻意淡化自己的作用

  最早将南昌起义搬上舞台的,是江西省话剧团1958年创作的《八一风暴》。1959年底,张家口市京剧团将这出话剧改编为同名京剧,1963年8月20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演出,周恩来观看后与演出人员合影,并说:这出戏是江青推荐我看的,“我问她有影射吗?(指剧中的党代表方大来影射的是周恩来)她说没有影射。今天看了戏还是有影射嘛。”合影留念时,大家请周恩来到中间去,周恩来却站到扮演杜震山的演员(杜震山的历史原型是贺龙)旁边说:“我挨着我们的师长,是我介绍他入党的。”

  1964年,周恩来看了《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后,立即决定:以在京的文艺团体为骨干,抽调全国文艺精英,搞一台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的大型晚会《东方红》。为了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东方红》的排演,周恩来亲自担任了组织领导工作。 这部全景式表现当代中国革命历史的艺术作品却没有表现南昌起义。事实上,创编小组最初思路,也要写南昌起义,却被周恩来坚决否定了。周恩来指出,这部革命史诗一定要突出表现毛泽东对当代革命的正确领导和卓越贡献。有一次,陈毅对周恩来说:“你这个总导演太霸道了,其他领导同志的事迹都表现了,唯独你自己的事,一点也没有。提意见,你还不听。”最后,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周恩来才勉强同意了在朗诵词中加上绝无仅有的一句——“南昌起义的枪声,响起了第一声春雷”。

   (摘自《湘潮》2013年第4期张秋兵/文)




分享到:
0
一周新闻排行榜
人事任免
公告公示
党史在线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江组织工作网

评价南昌起义:周恩来的赞扬与检讨

2013年07月24日 15:21:2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八一起义纪念馆内的起义领导人群像。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是如何评价南昌起义的呢?面对南昌起义,周恩来总是对失败教训说得多,对其伟大意义说得少;对战友的功劳大谈特谈,对自己的业绩避而不谈;对当面批评欢迎鼓励,对自我批评一而再、再而三,反映出他勇于自我批评的作风和谦虚谨慎的美德。

  多次检讨失败原因

  1959年军事博物馆预展期间,周恩来亲自审阅军博的陈列计划,还亲临现场审查展览内容。当讲解员讲到南昌起义部队由于没有和江西农民运动相结合,孤军南下,因而遭到了失败的教训时,周恩来马上给予鼓励:“批评得好,批评得对!”周恩来郑重地说:“南昌起义失败了,我有责任,没有想到要和农民运动相结合,建立农村根据地,还是搞以城市为中心,当时也是没有经验。你们要把这件事讲清楚。”

  1960年7月14至16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了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周恩来受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委托,作了《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报告。周恩来说:“南昌起义的目的是南进汕头,占领海口,然后到广州。南昌起义本身是正确的,但在领导思想上有错误:单纯军事行动,中心是城市观点,没有跟当地农民结合起来建立根据地的思想。”

  像这样在高规格会议上,向高级干部检讨南昌起义失败原因,周恩来在延安整风时期就早已为之。1944年3月3日至4日,周恩来在延安中央党校做报告《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深刻反思了南昌起义失败的原因,指出:“‘六大’对于南昌起义,总结也不够。南昌起义是反对国民党的一种军事行动的尝试,中央虽指出了南昌起义五点错误,但没有指出它的主要错误。我觉得它的主要错误是没有采取就地革命的方针,起义后不应把军队拉走,即使要走,也不应走得太远。” 1972年6月10日至12日,周恩来连用3个晚上在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上作《对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六次路线斗争的个人认识》的报告。中央党政军各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312人参加会议。6月10日,在谈到南昌起义时,周恩来强调南昌起义失败的教训就是没有到农村“就地闹革命”。“当时武装暴动的思想,不是马上就地深入农村,发动土地革命,武装农民。”“它用国民革命左派政府的名义,南下广东,想依赖外援,攻打大城市,而没有到农村去发动和武装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根据地,这是基本政策的错误。”

  赞扬战友们的功劳

  1961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庐山会议结束后,周恩来参观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即八一起义纪念馆。周恩来不谈及自己,却深情回忆战友,并要求宣传朱德、贺龙、刘伯承等同志在起义中所起的作用。

  周恩来评价朱德:1.在南昌起义时是一个很好的参谋和向导。2.他为起义部队寻找驻地,与敌军上层人物交往,掌握敌情,为起义战斗的顺利进行做了大量的工作。

  周恩来评价刘伯承:1.当时没有人任主任,我就指定刘伯承同志做参谋长。他起初谦虚不肯答应,后来我说一定要你来做,他才担任参谋长职务。2.起义时,刘伯承同志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周恩来评价贺龙:1.在这前一天的前敌委员会会议上,已决定由贺龙担任起义军的总指挥,我是去告诉他这个决定,并征求他的意见。2.鉴于贺龙同志对共产党的坚定信仰,起义军南下途中,我们吸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3.贺龙是个好同志。 周恩来评价叶挺:1.叶挺同志率领的铁军是一支非常著名的能战斗的部队。铁军来到南昌参加起义时,受到南昌人民的热烈欢迎。2.叶挺所率第二十四师在战斗中担负歼灭天主堂、贡院、新营房等处敌军,解决卫戍司令部,占领敌方在佑民寺的修械所和弹药库。二十四师顺利圆满完成了战斗任务,是南昌起义的主力部队之一。

  刻意淡化自己的作用

  最早将南昌起义搬上舞台的,是江西省话剧团1958年创作的《八一风暴》。1959年底,张家口市京剧团将这出话剧改编为同名京剧,1963年8月20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演出,周恩来观看后与演出人员合影,并说:这出戏是江青推荐我看的,“我问她有影射吗?(指剧中的党代表方大来影射的是周恩来)她说没有影射。今天看了戏还是有影射嘛。”合影留念时,大家请周恩来到中间去,周恩来却站到扮演杜震山的演员(杜震山的历史原型是贺龙)旁边说:“我挨着我们的师长,是我介绍他入党的。”

  1964年,周恩来看了《在毛泽东的旗帜下高歌猛进》后,立即决定:以在京的文艺团体为骨干,抽调全国文艺精英,搞一台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的大型晚会《东方红》。为了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东方红》的排演,周恩来亲自担任了组织领导工作。 这部全景式表现当代中国革命历史的艺术作品却没有表现南昌起义。事实上,创编小组最初思路,也要写南昌起义,却被周恩来坚决否定了。周恩来指出,这部革命史诗一定要突出表现毛泽东对当代革命的正确领导和卓越贡献。有一次,陈毅对周恩来说:“你这个总导演太霸道了,其他领导同志的事迹都表现了,唯独你自己的事,一点也没有。提意见,你还不听。”最后,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周恩来才勉强同意了在朗诵词中加上绝无仅有的一句——“南昌起义的枪声,响起了第一声春雷”。

   (摘自《湘潮》2013年第4期张秋兵/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