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党史在线

李念臣:宁死不当俘虏 纵身跳下悬崖

2018年07月20日 10:38:54 来源:大众日报 通讯员 陈业冰 记者 陈巨慧

李念臣的奖章

李念臣

莱芜市莱城区茶业口镇高白杨村位于巍峨陡峻的凤凰山脚下,这里山高石头多,祖祖辈辈守着山岭薄地靠天吃饭。1922年6月15日,李念臣就出生在高白杨村。

国恨家仇投身革命

年幼时,因家庭贫困无学可上,李念臣就跟随邻居家的小姐姐去口镇一带讨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7岁时李念臣就对父母说:“爹、娘,俺长大了,俺是男人,俺是老大,俺会和您扛起这个家。”讨饭时,他总是把粗糙难咽的饭自己咽下,稍好点的带回家给弟弟妹妹吃。

1938年春,日军侵占莱芜。从莱芜城、口镇、雪野,到嵬石村、榆林村这些偏远的山沟沟,鬼子隔三差五就出来“扫荡”,逼得各村成立了自卫团、青抗联。

1939年10月20日,日伪军第一次进白杨峪(高白杨村、刘白杨村、李白杨村、王白杨村的统称,时属莱芜县茶业区)“扫荡”,把李念臣家仅有的五间草屋给点着了,他四爷爷急着去救火,被鬼子一刺刀捅死。躲在屋后树林里的李念臣冲出去要和鬼子拼命,被父亲硬生生拖了回去,他恨得把牙咬得咯咯响。

国恨家仇让17岁的李念臣开始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担任起村自卫团的通信员。这不仅需要胆大灵活,机智多变,更要在一个人单独活动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应付各种危险。

1940年春的一天,李念臣从高白杨村去茶业区联防队例行汇报。那时区联防队在上茶业村。当走到茶业口村与白杨峪的交叉路口时,李念臣被一个人拦住问路。李念臣打量此人,只见他身搭布袋、身材高大,看上去像是个做买卖的。

“小兄弟,我是卖盐的,想去上茶业村,不知走哪条路?”李念臣立刻警觉起来,他想,来人肯定把自己当成了小孩,因为他不仅个子矮,还长了个娃娃脸。这人一上来就问上茶业村,那是区联防队的驻地,十有八九是个探子,那自己就装小孩和他演下去。李念臣故作傻愣愣地问:“你去上茶业村卖盐吗?”那人“嗯”了一声。李念臣接着说:“俺二姨家就在上茶业村,俺娘让俺去二姨家借粮食,正好一路。俺这里可缺盐了,到时你把盐先卖给俺二姨家。”那人说:“好,好,遇到小兄弟是缘分呢,一定先卖给你的亲戚。”

就这样,一路上李念臣装小卖傻,海阔天空地问这问那,那人毫不怀疑,变着法儿打探联防队的下落。李念臣说:“俺不知道啥是联防队,可见过好多扛枪拿大刀的,可威风了!”他把那人直接领到上茶业村老槐树底下的区联防队,一进院门口他就大声喊:“二姨,卖盐的来了,快出来买盐。”

联防队长李念林正和大伙儿在北屋里开会,听见喊声,从木窗缝里看到李念臣领着一个背口袋的人进了院子,知道有情况,他迅速拔枪低声命令大伙儿快速将来人拿下。那人一看屋子里冲出一拨拿枪举刀的人,心知不妙,转身想跑,但已经来不及了。李念臣从背后抱住了他的腰,他用力一甩没有甩动,才知道自己上了小孩子的当。经突审,那人交待,他是口镇鬼子据点的,被派来探听茶业区抗日联防队的消息,鬼子想在最近“扫荡”时将联防队一同消灭。联防队长李念林把此事向上级作了汇报,并把那汉奸吓唬一通后放了回去。根据截获的情报,他们作了充分的应战准备,在茶业峪沟口及河滩埋设地雷。这次鬼子的“扫荡”没捞到任何好处,扔下十几具尸体狼狈回巢。

1940年10月,由于工作出色,李念臣被任命为高白杨村抗日游击组组长。虽然他个子矮,但他苦练杀敌本领,着迷般地向爆炸大王李念林学习石雷爆破技术,多次带领民兵利用地雷伏击日伪军。

复仇的子弹打红了眼

1942年3月,李念臣被组织选拔进入淄川县抗日大队并任县大队三小队七班班长。由于他腿脚灵活,双臂有力,反应迅捷,成为三小队唯一的机关枪手。

5月20日,县大队在博山白塔村北与日伪军遭遇,为掩护大队西撤,三小队负责断后。李念臣端着机关枪向敌人猛烈扫射,一个个日伪军倒了下去。敌人集中火力向他射来,他左蹿右跳,前倾后蹲,一有机会就向敌人射去,借着树木的掩护,边打边退。等县大队安全撤进西山,三小队迅速撤离。这次遭遇战,李念臣把机关枪的威力首次发挥了出来,毙敌三十余人,有力地掩护了县大队转移。淄川县委对李念臣进行了嘉奖,《泰山时报》以《快速机枪手》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

1942年10月17日,吉山战斗打响。县大队闻讯从博山的原山赶来,战斗已经结束。他们便在博山之敌回兵的桃花峪设伏,李念臣将机关枪架在山崖上大石旁的一棵大树的树杈上。当敌人的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圈后,大队长一声令下,复仇的子弹射向敌群。李念臣打红了眼,丝毫不顾敌人向他射来的子弹。敌人的后续部队拥上来,迫击炮开始向山上轰炸。大队长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在小队长的拉扯下,李念臣才最后一个撤走。这次伏击战,县大队以牺牲五人的代价毙敌一百余人,李念臣毙敌二十余人。

吉山战斗后,掩埋了牺牲的烈士,泰山地委在茶业区重建。时任泰山军分区司令员的廖容标率领泰山军分区部队,在这里进行短期休整。廖容标找来县大队队长说:“听说你队里有一位机枪手,名叫李念臣,身手敏捷,作战勇猛,能不能让他到我的警卫连来?”大队长说:“廖司令要人,哪能不给,李念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杀敌能手,到正规部队更能发挥他的作用。”于是,李念臣成为军分区警卫





分享到:
0
一周新闻排行榜
人事任免
公告公示
党史在线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江组织工作网

李念臣:宁死不当俘虏 纵身跳下悬崖

2018年07月20日 10:38:54 来源:大众日报 通讯员 陈业冰 记者 陈巨慧

李念臣的奖章

李念臣

莱芜市莱城区茶业口镇高白杨村位于巍峨陡峻的凤凰山脚下,这里山高石头多,祖祖辈辈守着山岭薄地靠天吃饭。1922年6月15日,李念臣就出生在高白杨村。

国恨家仇投身革命

年幼时,因家庭贫困无学可上,李念臣就跟随邻居家的小姐姐去口镇一带讨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7岁时李念臣就对父母说:“爹、娘,俺长大了,俺是男人,俺是老大,俺会和您扛起这个家。”讨饭时,他总是把粗糙难咽的饭自己咽下,稍好点的带回家给弟弟妹妹吃。

1938年春,日军侵占莱芜。从莱芜城、口镇、雪野,到嵬石村、榆林村这些偏远的山沟沟,鬼子隔三差五就出来“扫荡”,逼得各村成立了自卫团、青抗联。

1939年10月20日,日伪军第一次进白杨峪(高白杨村、刘白杨村、李白杨村、王白杨村的统称,时属莱芜县茶业区)“扫荡”,把李念臣家仅有的五间草屋给点着了,他四爷爷急着去救火,被鬼子一刺刀捅死。躲在屋后树林里的李念臣冲出去要和鬼子拼命,被父亲硬生生拖了回去,他恨得把牙咬得咯咯响。

国恨家仇让17岁的李念臣开始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担任起村自卫团的通信员。这不仅需要胆大灵活,机智多变,更要在一个人单独活动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应付各种危险。

1940年春的一天,李念臣从高白杨村去茶业区联防队例行汇报。那时区联防队在上茶业村。当走到茶业口村与白杨峪的交叉路口时,李念臣被一个人拦住问路。李念臣打量此人,只见他身搭布袋、身材高大,看上去像是个做买卖的。

“小兄弟,我是卖盐的,想去上茶业村,不知走哪条路?”李念臣立刻警觉起来,他想,来人肯定把自己当成了小孩,因为他不仅个子矮,还长了个娃娃脸。这人一上来就问上茶业村,那是区联防队的驻地,十有八九是个探子,那自己就装小孩和他演下去。李念臣故作傻愣愣地问:“你去上茶业村卖盐吗?”那人“嗯”了一声。李念臣接着说:“俺二姨家就在上茶业村,俺娘让俺去二姨家借粮食,正好一路。俺这里可缺盐了,到时你把盐先卖给俺二姨家。”那人说:“好,好,遇到小兄弟是缘分呢,一定先卖给你的亲戚。”

就这样,一路上李念臣装小卖傻,海阔天空地问这问那,那人毫不怀疑,变着法儿打探联防队的下落。李念臣说:“俺不知道啥是联防队,可见过好多扛枪拿大刀的,可威风了!”他把那人直接领到上茶业村老槐树底下的区联防队,一进院门口他就大声喊:“二姨,卖盐的来了,快出来买盐。”

联防队长李念林正和大伙儿在北屋里开会,听见喊声,从木窗缝里看到李念臣领着一个背口袋的人进了院子,知道有情况,他迅速拔枪低声命令大伙儿快速将来人拿下。那人一看屋子里冲出一拨拿枪举刀的人,心知不妙,转身想跑,但已经来不及了。李念臣从背后抱住了他的腰,他用力一甩没有甩动,才知道自己上了小孩子的当。经突审,那人交待,他是口镇鬼子据点的,被派来探听茶业区抗日联防队的消息,鬼子想在最近“扫荡”时将联防队一同消灭。联防队长李念林把此事向上级作了汇报,并把那汉奸吓唬一通后放了回去。根据截获的情报,他们作了充分的应战准备,在茶业峪沟口及河滩埋设地雷。这次鬼子的“扫荡”没捞到任何好处,扔下十几具尸体狼狈回巢。

1940年10月,由于工作出色,李念臣被任命为高白杨村抗日游击组组长。虽然他个子矮,但他苦练杀敌本领,着迷般地向爆炸大王李念林学习石雷爆破技术,多次带领民兵利用地雷伏击日伪军。

复仇的子弹打红了眼

1942年3月,李念臣被组织选拔进入淄川县抗日大队并任县大队三小队七班班长。由于他腿脚灵活,双臂有力,反应迅捷,成为三小队唯一的机关枪手。

5月20日,县大队在博山白塔村北与日伪军遭遇,为掩护大队西撤,三小队负责断后。李念臣端着机关枪向敌人猛烈扫射,一个个日伪军倒了下去。敌人集中火力向他射来,他左蹿右跳,前倾后蹲,一有机会就向敌人射去,借着树木的掩护,边打边退。等县大队安全撤进西山,三小队迅速撤离。这次遭遇战,李念臣把机关枪的威力首次发挥了出来,毙敌三十余人,有力地掩护了县大队转移。淄川县委对李念臣进行了嘉奖,《泰山时报》以《快速机枪手》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

1942年10月17日,吉山战斗打响。县大队闻讯从博山的原山赶来,战斗已经结束。他们便在博山之敌回兵的桃花峪设伏,李念臣将机关枪架在山崖上大石旁的一棵大树的树杈上。当敌人的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圈后,大队长一声令下,复仇的子弹射向敌群。李念臣打红了眼,丝毫不顾敌人向他射来的子弹。敌人的后续部队拥上来,迫击炮开始向山上轰炸。大队长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在小队长的拉扯下,李念臣才最后一个撤走。这次伏击战,县大队以牺牲五人的代价毙敌一百余人,李念臣毙敌二十余人。

吉山战斗后,掩埋了牺牲的烈士,泰山地委在茶业区重建。时任泰山军分区司令员的廖容标率领泰山军分区部队,在这里进行短期休整。廖容标找来县大队队长说:“听说你队里有一位机枪手,名叫李念臣,身手敏捷,作战勇猛,能不能让他到我的警卫连来?”大队长说:“廖司令要人,哪能不给,李念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杀敌能手,到正规部队更能发挥他的作用。”于是,李念臣成为军分区警卫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