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没有群众就没有胜利 |
|||||
|
|||||
贺龙元帅是一位对同志、对人民群众亲如骨肉的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1937年底,毛泽东曾称赞他“贺老总有三条嘛:对党忠诚,对敌斗争坚决,能联系群众。”贺龙元帅光辉灿烂的一生,始终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群众为中心,努力干革命、干工作。 “要用兵,就要爱兵” 作为杰出的军事家,贺龙懂得士兵与战争制胜的关系。他说:“要用兵,就要爱兵。”他不仅这样教育干部保持密切的官兵关系,而且以身作则,带头做爱兵的模范。1928年冬,部队来到湘鄂边的高山峻岭之中。冰天雪地,寒风刺骨。贺龙和战士们一样,一身单衣,一双草鞋,几天吃不上一粒盐,喝不上一口稀粥。有一次,炊事员想方设法弄到手指大一点盐巴,给贺龙同志专炒了一碗有盐的辣子。贺龙尝了一口,知道是炊事员专给他做的,便将那碗辣子倒进大锅里。炊事员上前阻挡,贺龙微笑着说:“我们官兵一样,有盐同咸嘛!” 他曾视察过的部队官兵回忆说,1952年贺龙深入部队检查工作,发现一个工兵连住在简陋的工棚里,连电灯也没有,生活条件很差。贺龙非常生气,立即把有关人员找来,严厉地批评说,这个连就住在你们眼皮底下,你们却对战士的困难和疾苦视而不见,不关心战士,这怎么能行呢?接着他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让给工兵连住。贺龙始终把自己看成是普通一兵,从不特殊。 “没有群众,还有什么胜利可言?” 贺龙善于深入基层做群众工作,在联系人民群众中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1947年冬,为了配合中原和西北人民解放军作战,扩大和巩固晋南解放区,西北野战军二纵队攻克韩城,东渡黄河,与兄弟部队协力全歼国民党军,就此解放了运城。然而,他们在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上却出了偏差,特别是城市政策执行得不好,群众反响很大。 1948年1月11日,周恩来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上对此作了严厉批评,这使得贺龙深感不安。二纵队是他长期领导下的一支老部队,为什么进入城市以后,不能认真执行党的政策和纪律呢?这说明在新形势下,部队政治思想建设出现了新问题。对此,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作出决议,由贺龙赴二纵队整顿纪律。 2月初,贺龙专程到达山西新绛县,在二纵队党委会上,传达周恩来讲话和西野前委决议。他对二纵队在韩城、运城违犯的城市政策执行方面的错误,提出了严肃的批评教育。贺龙强调指出:你们违犯了城市政策,破坏了群众纪律,客观上就是帮助了敌人;你们违反了党的政策,就脱离了群众。没有群众,还有什么胜利可言?贺龙要求纵队党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检查错误,要把这件事当作大事好好抓一抓。此后,他在二纵队住了下来,协助王震整顿部队纪律。 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处在经济困难时期,人民生活十分艰辛。贺龙响应毛主席号召,不吃肉、不吃蛋,却时刻关心着全国人民。 1961年2月,贺龙到南昌飞机厂视察,看到不少工人得了浮肿病,脸色蜡黄发亮,满面愁容,便立即召集厂长、党委书记了解情况。厂长说:工人粮食不够吃,厂里不少人得了浮肿病。贺龙听后十分难过,说道:部队中战士的粮食可以调剂,工厂是不是也可以调剂?你们厂里空地很多,应当多种蔬菜,多喂猪,把机场周围的空地都利用起来。这样,既可补助职工,也给农民减少些负担,还要想法子喂些鸡,多搞些副食。你们要一手抓军工生产,另一手抓农副业生产。把农副业生产搞好了,让职工吃饱、吃好了,浮肿病人没有了,工业生产也就好搞了。 3月上旬,贺龙在杭州给罗瑞卿写信,建议在国防工业系统“大抓生活安排”。回到北京以后,他又建议尽快把关心职工生活的工作在国防工业系统全面展开。6月9日,国防工业委员会发出了《关于加强企业职工生活福利工作的指示》,对做好职工生活福利工作作出具体部署。由于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的方针,解决了职工的生活困难,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既取得了经济效益,又取得了社会效益,因而,这“两手抓”在国防工业系统作为传统,被延续了下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