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地市动态>台州

义务帮人修理农具 黄岩退休老党员好事一做就是50年

2014年01月17日 09:02:21 来源: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王 薇 梁临芳

  #!diantou!#“阿爸,还是别去了,今天阳光好,在家晒晒太阳吧?”宁溪桥亭居的一户人家门口,一老人推着三轮车正想出门,被从屋里匆匆跑出来的中年男子叫住。

  “在哪不是晒太阳?出去还能看看有什么事情做呢!”老人听了不以为然,屁股已经挪到了三轮车坐垫上。

  “可是我怕您……”男子欲言又止。

  “要是想我好,就由我去吧。”老人打断男子的话,双脚踩上了踏脚板,右手稍稍拧动车把,电动三轮车便缓缓向前驶去。男子好像还想说些什么,可是老人已经走远。男子轻轻叹了口气。

  中年男子叫王精红,开车离去的老人是他的父亲王力行,今年已是75岁高龄。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可是王力行,这位被当地人称为“活雷锋”的老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便热心帮助他人,不求回报,居民们都亲切地叫他“老王”。老王说,他的父亲是位小学教师,小时候父亲经常教育他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听父亲说,他为我取名‘力行’,就是为了提醒我,为人民服务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老王说,他一直记着父亲的谆谆教诲。

  老王是党员,获过的奖也有许多,“黄岩‘十佳’个体劳动者荣誉称号”、“为民服务模范户”和“黄岩区优秀党员”等一本本荣誉证书摆放在他的房间里,可是他却从不愿意主动提起这些获奖情况。为什么?有人问他,他也便是笑笑说:“都是共产党员该做的嘛!”

  村里的大忙人

  老王出门总是带着围裙、手套等一些干活家伙。每天清晨,他都会拿上扫帚、畚箕,上街当义务清洁员,这个习惯源于30多年前。

  那是1980年的春节,老王发现街道上垃圾很多,那边一堆这边一堆。一打听,原来安排在春节期间打扫的清洁工都回家过年去了,得等年后才回来上班。“垃圾堆成这样可不成样子,反正我也闲着,就顺手帮忙打扫了吧。”老王想了想,也没知会家里人一声,便去拿了打扫的工具,当天晚上将道路上所有的垃圾装进了自带的袋子内。第二天,他又把垃圾装上手拉车,一次又一次地运到自留地。接下来的每一天,他开始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老王就是这样一个人,做了好事也闷声不响的。渐渐地,有人误会了。“瞧这个赌博鬼,赌博被抓住罚扫地了。”原来,不认识老王的人以为他是个赌徒,被警察抓了来扫地倒垃圾。可是,老王听了一声不吭,也不作解释。认识他的人也不理解:“老王,你扫得这么干净,多辛苦啊,好用的垃圾扫一扫就可以了,这么需要肥料,到我家拉点回去吧!”老王这才回一句:“我哪里是要肥料呀,只是想把这大街扫得干净点而已。”

  除了清扫街道,每次赈灾济贫,老王总是带头,把工具带到现场,帮忙着修理各种用具。见到生活有困难的人,他总是乐意以钱或物相助,或以人力帮忙,还常把自己种的瓜果蔬菜送给烈军属、低保户或一些困难群众。长期以来,每次工商、个协等部门举办的为民服务活动他都积极参加;每年农忙还蹬着三轮车下田间义务修理农机具。

  心里装着一句话

  “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是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老王深深地记在了心里,并决心要做一辈子都做好事的人。

  上个世纪60年代初,那时的王力行正值盛年,是宁溪至长潭水库埠头的手拉车运输工人,他与其他工人的工作就是每天不管风吹雨打地用手拉车运输物资往返于宁溪与长潭两地。在一次运输途中,他看到前面有个工人的手拉车坏了,路过的人都摇了摇头,自顾自地走了。“要是不把车修好,那他就要在路上过夜了,人辛苦,物资运输受到耽搁,不行,我得帮帮他。”于是,王力行上前帮忙查看手拉车。所幸,他平时挤时间学过机修,终于在天黑前修好了车子。

  从此,王力行平时随身带着各种工具,及时帮助运输队义务修理手拉车。途中,要是他看到田间农民的打稻机坏了,路边行人的自行车骑不动了,他都会停下车来帮忙。在运输队的10多年里,他自己也记不清到底修了多少东西。

  只要是自己能做的,王力行都会主动去做。有一次天下着特大暴雨,宁溪有几百斤物资急需运到屿头乡,路程远再加上天气恶劣,其他队员都不愿意去,老王就独自冒着倾盆大雨把物资运到目的地。回到宁溪时,只见溪中的木桥已被洪水冲走,一对母子正站在急流中心,过不去又回不来,且洪水正在上涨,急得直喊“救命”。王立行见到情况万分危急,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将母子俩救上岸,他的行为受到了人们的交口称赞。

  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老王说,他的父亲是位小学教师,小时候父亲经常教育他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听父亲说,他为我取名‘力行’,就是为了提醒我,为人民服务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老王说,他一直记着父亲的谆谆教诲。

  那时,与老王同村有位青年,长期赌博混日子。老王多次主动找他谈心,鼓励他创业,并把自己的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还送了他一整套的工具与材料。“他一开始并没有听进去我的劝导,但我经常去找他,还拉着他一起出去干活,教他补牙罐、补脸盆。”老王的这思想工作一做便是好几年,终于,青年人明白了,去找了份工作踏踏实实地过起了日子。

  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老王的身体也出现了各种状况。2006年初,王力行感到身体不适,经医院检查患了食道癌,在亲人们的多次动员下,他才去医院作了切除手术;前几年他感到胃部不适,经检查他得了胃穿孔出血……动了多次大手术,妻子儿女们都劝他好好休息,不要干活了。可他不听劝,总是不让自己闲着。

  今年75岁的老王觉得自己的视力没从前好,耳朵也没以前灵光,体质也大不如从前。最近,他觉得推着原来下乡为人修理农机具的那辆三轮车有点力不从心了,又特地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这样,下田间地头或去别人家里办事就更方便了。”老王说,每晚回想起日里做的事便会觉得特别满足。

  




分享到:
0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ICP备10053157号-5

浙江组织工作网

义务帮人修理农具 黄岩退休老党员好事一做就是50年

2014年01月17日 09:02:21 来源:浙江在线-黄岩支站 王 薇 梁临芳

  #!diantou!#“阿爸,还是别去了,今天阳光好,在家晒晒太阳吧?”宁溪桥亭居的一户人家门口,一老人推着三轮车正想出门,被从屋里匆匆跑出来的中年男子叫住。

  “在哪不是晒太阳?出去还能看看有什么事情做呢!”老人听了不以为然,屁股已经挪到了三轮车坐垫上。

  “可是我怕您……”男子欲言又止。

  “要是想我好,就由我去吧。”老人打断男子的话,双脚踩上了踏脚板,右手稍稍拧动车把,电动三轮车便缓缓向前驶去。男子好像还想说些什么,可是老人已经走远。男子轻轻叹了口气。

  中年男子叫王精红,开车离去的老人是他的父亲王力行,今年已是75岁高龄。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可是王力行,这位被当地人称为“活雷锋”的老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便热心帮助他人,不求回报,居民们都亲切地叫他“老王”。老王说,他的父亲是位小学教师,小时候父亲经常教育他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听父亲说,他为我取名‘力行’,就是为了提醒我,为人民服务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老王说,他一直记着父亲的谆谆教诲。

  老王是党员,获过的奖也有许多,“黄岩‘十佳’个体劳动者荣誉称号”、“为民服务模范户”和“黄岩区优秀党员”等一本本荣誉证书摆放在他的房间里,可是他却从不愿意主动提起这些获奖情况。为什么?有人问他,他也便是笑笑说:“都是共产党员该做的嘛!”

  村里的大忙人

  老王出门总是带着围裙、手套等一些干活家伙。每天清晨,他都会拿上扫帚、畚箕,上街当义务清洁员,这个习惯源于30多年前。

  那是1980年的春节,老王发现街道上垃圾很多,那边一堆这边一堆。一打听,原来安排在春节期间打扫的清洁工都回家过年去了,得等年后才回来上班。“垃圾堆成这样可不成样子,反正我也闲着,就顺手帮忙打扫了吧。”老王想了想,也没知会家里人一声,便去拿了打扫的工具,当天晚上将道路上所有的垃圾装进了自带的袋子内。第二天,他又把垃圾装上手拉车,一次又一次地运到自留地。接下来的每一天,他开始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老王就是这样一个人,做了好事也闷声不响的。渐渐地,有人误会了。“瞧这个赌博鬼,赌博被抓住罚扫地了。”原来,不认识老王的人以为他是个赌徒,被警察抓了来扫地倒垃圾。可是,老王听了一声不吭,也不作解释。认识他的人也不理解:“老王,你扫得这么干净,多辛苦啊,好用的垃圾扫一扫就可以了,这么需要肥料,到我家拉点回去吧!”老王这才回一句:“我哪里是要肥料呀,只是想把这大街扫得干净点而已。”

  除了清扫街道,每次赈灾济贫,老王总是带头,把工具带到现场,帮忙着修理各种用具。见到生活有困难的人,他总是乐意以钱或物相助,或以人力帮忙,还常把自己种的瓜果蔬菜送给烈军属、低保户或一些困难群众。长期以来,每次工商、个协等部门举办的为民服务活动他都积极参加;每年农忙还蹬着三轮车下田间义务修理农机具。

  心里装着一句话

  “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是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老王深深地记在了心里,并决心要做一辈子都做好事的人。

  上个世纪60年代初,那时的王力行正值盛年,是宁溪至长潭水库埠头的手拉车运输工人,他与其他工人的工作就是每天不管风吹雨打地用手拉车运输物资往返于宁溪与长潭两地。在一次运输途中,他看到前面有个工人的手拉车坏了,路过的人都摇了摇头,自顾自地走了。“要是不把车修好,那他就要在路上过夜了,人辛苦,物资运输受到耽搁,不行,我得帮帮他。”于是,王力行上前帮忙查看手拉车。所幸,他平时挤时间学过机修,终于在天黑前修好了车子。

  从此,王力行平时随身带着各种工具,及时帮助运输队义务修理手拉车。途中,要是他看到田间农民的打稻机坏了,路边行人的自行车骑不动了,他都会停下车来帮忙。在运输队的10多年里,他自己也记不清到底修了多少东西。

  只要是自己能做的,王力行都会主动去做。有一次天下着特大暴雨,宁溪有几百斤物资急需运到屿头乡,路程远再加上天气恶劣,其他队员都不愿意去,老王就独自冒着倾盆大雨把物资运到目的地。回到宁溪时,只见溪中的木桥已被洪水冲走,一对母子正站在急流中心,过不去又回不来,且洪水正在上涨,急得直喊“救命”。王立行见到情况万分危急,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将母子俩救上岸,他的行为受到了人们的交口称赞。

  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老王说,他的父亲是位小学教师,小时候父亲经常教育他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听父亲说,他为我取名‘力行’,就是为了提醒我,为人民服务要言行一致,身体力行。”老王说,他一直记着父亲的谆谆教诲。

  那时,与老王同村有位青年,长期赌博混日子。老王多次主动找他谈心,鼓励他创业,并把自己的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还送了他一整套的工具与材料。“他一开始并没有听进去我的劝导,但我经常去找他,还拉着他一起出去干活,教他补牙罐、补脸盆。”老王的这思想工作一做便是好几年,终于,青年人明白了,去找了份工作踏踏实实地过起了日子。

  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老王的身体也出现了各种状况。2006年初,王力行感到身体不适,经医院检查患了食道癌,在亲人们的多次动员下,他才去医院作了切除手术;前几年他感到胃部不适,经检查他得了胃穿孔出血……动了多次大手术,妻子儿女们都劝他好好休息,不要干活了。可他不听劝,总是不让自己闲着。

  今年75岁的老王觉得自己的视力没从前好,耳朵也没以前灵光,体质也大不如从前。最近,他觉得推着原来下乡为人修理农机具的那辆三轮车有点力不从心了,又特地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这样,下田间地头或去别人家里办事就更方便了。”老王说,每晚回想起日里做的事便会觉得特别满足。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