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党史在线

红军标语背后的廉政故事

2013年08月13日 07:40:5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红军写在包袱皮上的“六项注意”。

  小展览教育全军

  1927年10月22日,毛泽东率部离开酃县水口,向井冈山挺进,在江西遂川大汾,突然遭到肖家壁靖卫团的袭击,部队被冲散,很多战士又累又饿,见到路边的红薯,扯起来就吃,还有一些战士不听指挥,拿着百姓的东西就走。

  当天,毛泽东率团部和一营的二连、特务连来到了荆竹山。深夜了,毛泽东还在思考当天发生的事情,并随后挥笔在纸上写下了……

  第二天早上,毛泽东把部队集合起来,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马上就要上井冈山安家了,大家一定要遵守纪律,把群众关系搞好,脱离了群众,我们就站不住脚,军队没有群众就会像鱼没有水一样。”接着,毛泽东向全体指战员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老百姓的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

  1928年1月5日,工农革命军攻占遂川县城,帮助建立了中共遂川县委和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对部队再次提出了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稻草;三、说话要和气;四、买卖要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4月下旬,朱毛会师成立红四军后,部队供给困难,士兵成分也变得复杂,严重违纪行为时有出现,特别是某团三营司务长因诈骗群众被处决案件的发生,使毛泽东深感不安,他指示军部在小井办了一次小展览,展览馆就设在小井的一个店铺里,没有照片,也没有多少文字,只是摆着一些战士和百姓常用的东西。讲解员通过摆着的一把军号和几根针、几条线、几个红薯、几双鞋子、几块银圆……说明“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和它的重要性。通过一块门板、一捆稻草、一个破坛子、一个破碗……向战士解释上门板、捆稻草、损坏东西要赔等六项注意的具体内容。

  随着展览的举办,一首“红军纪律歌”也在部队中唱响:“上门板,捆稻草,房子扫干净。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损坏东西要赔偿,借人东西要还清。” 一次展览,一首“红军纪律歌”,一声惩腐枪声,在全军产生了强烈反响,从此,部队面貌大为改观,“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成为全军官兵的自觉行动。

  一根灯芯著雄文

  红四军数千人在山上,晚上点灯照明要用油,吃饭炒菜要用油,而山上每年生产的油极为有限,加之敌人封锁,外地的油又运不进来,因此,油成了山上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除了炒菜少用油外,毛泽东指示军部搞了个用油规定:连以上单位办公、开会只用一盏灯,可以用三根灯芯,不办公、不开会时则不用灯;平时,每个连队留一盏灯,用一根灯芯,供换哨、查哨等急用。

  按军部规定,毛泽东晚上点灯可以用三根灯芯,但为了省油,他坚持只用一根灯芯。警卫员担心长此下去,毛委员的视力会搞坏,因而,每到天黑,就在灯里加上两根灯芯,可毛泽东一进房,就悄悄地挑开了两根。就这样,一滴油、一根灯芯用完了,又添上一滴油、一根灯芯…… 就在这微弱的灯光下,毛泽东在1928年10月5日晚上写完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全面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11月25日,毛泽东又在八角楼写成了《井冈山的斗争》。不久,井冈山的军民唱起了这样一首颂歌:“天山的北斗亮晶晶,比不上八角楼上的灯光明,毛委员就是掌灯的人,照亮中国革命万里程。”

  陈毅报告中一首楹联的由来

  红军生活虽然“菲薄”,但官兵奋斗精神毫不衰减,除党的领导外,靠的就是军内的民主主义,官兵待遇一律平等,经济公开,由士兵委员会管理伙食。毛泽东、朱德、陈毅和全军官兵都是同吃一锅菜,唯一不同的,就是毛泽东桌上多了一点辣椒,因为毛泽东一直有着湖南人爱吃辣椒的习惯。

  为了省钱,当时部队吃得最多的就是南瓜和茄子,1928年10月从宁冈挑回的南瓜就有一万多个。为此,官兵们编了这样一首歌谣: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 由此,仍能从每日五分的油盐柴菜钱中节约一点作零用,名曰:“伙食尾子”,每人每日约得六七十文。这种由士兵委员会管理伙食的办法,士兵很满意。后来,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总结了这样一句话:“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1929年9月1日,陈毅在《关于朱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也引用了红军的一副对联:“红军中官兵伕薪饷穿吃一样,军阀里将校尉起居饮食不同。”

  (摘自7月25日《人民政协报》王锡堂/文)

  




分享到:
0
一周新闻排行榜
人事任免
公告公示
党史在线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江组织工作网

红军标语背后的廉政故事

2013年08月13日 07:40:5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红军写在包袱皮上的“六项注意”。

  小展览教育全军

  1927年10月22日,毛泽东率部离开酃县水口,向井冈山挺进,在江西遂川大汾,突然遭到肖家壁靖卫团的袭击,部队被冲散,很多战士又累又饿,见到路边的红薯,扯起来就吃,还有一些战士不听指挥,拿着百姓的东西就走。

  当天,毛泽东率团部和一营的二连、特务连来到了荆竹山。深夜了,毛泽东还在思考当天发生的事情,并随后挥笔在纸上写下了……

  第二天早上,毛泽东把部队集合起来,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马上就要上井冈山安家了,大家一定要遵守纪律,把群众关系搞好,脱离了群众,我们就站不住脚,军队没有群众就会像鱼没有水一样。”接着,毛泽东向全体指战员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老百姓的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

  1928年1月5日,工农革命军攻占遂川县城,帮助建立了中共遂川县委和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对部队再次提出了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稻草;三、说话要和气;四、买卖要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4月下旬,朱毛会师成立红四军后,部队供给困难,士兵成分也变得复杂,严重违纪行为时有出现,特别是某团三营司务长因诈骗群众被处决案件的发生,使毛泽东深感不安,他指示军部在小井办了一次小展览,展览馆就设在小井的一个店铺里,没有照片,也没有多少文字,只是摆着一些战士和百姓常用的东西。讲解员通过摆着的一把军号和几根针、几条线、几个红薯、几双鞋子、几块银圆……说明“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和它的重要性。通过一块门板、一捆稻草、一个破坛子、一个破碗……向战士解释上门板、捆稻草、损坏东西要赔等六项注意的具体内容。

  随着展览的举办,一首“红军纪律歌”也在部队中唱响:“上门板,捆稻草,房子扫干净。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损坏东西要赔偿,借人东西要还清。” 一次展览,一首“红军纪律歌”,一声惩腐枪声,在全军产生了强烈反响,从此,部队面貌大为改观,“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成为全军官兵的自觉行动。

  一根灯芯著雄文

  红四军数千人在山上,晚上点灯照明要用油,吃饭炒菜要用油,而山上每年生产的油极为有限,加之敌人封锁,外地的油又运不进来,因此,油成了山上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除了炒菜少用油外,毛泽东指示军部搞了个用油规定:连以上单位办公、开会只用一盏灯,可以用三根灯芯,不办公、不开会时则不用灯;平时,每个连队留一盏灯,用一根灯芯,供换哨、查哨等急用。

  按军部规定,毛泽东晚上点灯可以用三根灯芯,但为了省油,他坚持只用一根灯芯。警卫员担心长此下去,毛委员的视力会搞坏,因而,每到天黑,就在灯里加上两根灯芯,可毛泽东一进房,就悄悄地挑开了两根。就这样,一滴油、一根灯芯用完了,又添上一滴油、一根灯芯…… 就在这微弱的灯光下,毛泽东在1928年10月5日晚上写完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全面回答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11月25日,毛泽东又在八角楼写成了《井冈山的斗争》。不久,井冈山的军民唱起了这样一首颂歌:“天山的北斗亮晶晶,比不上八角楼上的灯光明,毛委员就是掌灯的人,照亮中国革命万里程。”

  陈毅报告中一首楹联的由来

  红军生活虽然“菲薄”,但官兵奋斗精神毫不衰减,除党的领导外,靠的就是军内的民主主义,官兵待遇一律平等,经济公开,由士兵委员会管理伙食。毛泽东、朱德、陈毅和全军官兵都是同吃一锅菜,唯一不同的,就是毛泽东桌上多了一点辣椒,因为毛泽东一直有着湖南人爱吃辣椒的习惯。

  为了省钱,当时部队吃得最多的就是南瓜和茄子,1928年10月从宁冈挑回的南瓜就有一万多个。为此,官兵们编了这样一首歌谣: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 由此,仍能从每日五分的油盐柴菜钱中节约一点作零用,名曰:“伙食尾子”,每人每日约得六七十文。这种由士兵委员会管理伙食的办法,士兵很满意。后来,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总结了这样一句话:“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1929年9月1日,陈毅在《关于朱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也引用了红军的一副对联:“红军中官兵伕薪饷穿吃一样,军阀里将校尉起居饮食不同。”

  (摘自7月25日《人民政协报》王锡堂/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