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地市动态>绍兴

诸暨递进式发展“院士经济”助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2011年08月19日 23:31:41 来源:浙江在线 诸暨组

  #!diantou!#诸暨市历来崇尚“耕读文化”,近代来涌现出金善宝、赵忠尧、斯行健等诸暨籍两院院士11人,但受县域城市区域位置、自身资源、承接载体等因素影响,在直接引进院士专家进行技术创新存在一定困难。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对高层次人才智力的迫切需求,近年来,诸暨市通过“举办高层次院士专家对接活动、组建院士专家咨询团队、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递进式模式,在发展“院士经济”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实现院士专家与诸暨经济、产业、企业的全面对接,进一步发挥高层次人才智力在推进该市袜业、珍珠业、环保新能源等“6+2”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举办高层次院士专家对接活动,实现院士专家与诸暨经济社会的“点面接洽”。积极设计载体,定期开展高层次人才智力对接活动,进一步拓展与院士专家联系渠道,吸引更多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来诸暨创业创新和开展项目、技术对接。2009年12月,该市举办首届“百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诸暨行”活动,邀请包括孙优贤、袁道先、李兰娟等11位院士在内的13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为该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出谋划策。先后举行了院士专家报告会等7大系列17项活动,200余家企业与院士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恳谈,寻求产业升级高端智力支持,拉开了培育“院士经济”的序曲。2011年1月,又举行“6+2”现代产业院士专家诸暨行活动,邀请岑可法、黄崇祺等30余名院士专家为该市产业发展把脉会诊、传经送宝、强筋壮骨。

  组建院士专家咨询团队,加强院士专家与诸暨产业的“点线接触”。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推进袜业、珍珠、铜加工及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8大产业的发展,该市提出在每个产业分别组建一个院士专家咨询团队,着力提升主导产业中核心专家和关键技术的集聚度。目前,8个院士专家咨询团队共有56名专家教授组成,其中两院院士7人。为建立与院士专家咨询团队的长效合作机制,该市制建立《“6+2”现代产业体系院士专家咨询团队工作机制》,提出“建立政产学研联盟、开展产业发展评估、进行企业现场会诊、拓展高校院所对接”四大工作机制,按照“统筹兼顾、条块结合、分工明确”的原则,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由市人才办牵头,科协、科技、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和各产业推进牵头单位具体负责落实,重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咨询团队“智囊团”作用,组织实施分产业活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创新成果,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凝练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构建一批创新服务平台。

  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促进院士专家与诸暨企业的“点点接合”。为进一步把院士专家等高端人才引入企业,实现院士专家作用发挥实现常态化、具体化。该市通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方式,不断帮助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引进和转化。一是政策支持。在2010年全市第三次人才工作会议上出台的《关于优秀人才引进培养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对经审核符合设站条件的,给予5万元启动经费,对列为绍兴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的,再给予15万元奖励。并制订具体的申报、审批和奖励程序,对每年考评合格的院士专家工作站给予适当奖励。目前,已有光裕竹业有限公司、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洁丽雅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全部被批准为绍兴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二是明确目标。工作站具有比较明确的目标任务,即围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组织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联合攻关,促进科学成果产业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并与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创新人才。三是部门联动。各相关部门加强工作指导和综合协调服务力度,主动加强与院士专家的沟通、协调和衔接,及时了解掌握咨询院士专家组和院士专家工作站面上进展与动态,着力推动各项工作高效顺畅运转;及时总结和梳理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创新解决问题的有效举措和办法。

  目前,“院士经济”的发展成效已初露端倪。如孙优贤院士领衔的机电装备制造院士专家咨询团队多次到诸暨调研,着力解决装备制造企业设备从经济型向高端型发展的升级改造问题,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益。光裕竹业院士专家工作站与院士及其团队落实的“竹材重组材高频胶合技术的工程化难点”项目已完成实验室小试阶段,完成了2项国家标准的制定,申报了包括l项发明专利在内的3项国家专利;洁丽雅专家工作站与院士及其团队合作开展高吸水性改性纤维素纤维材料研发、军用功能性内衣及体能训练服材料和面料研发、汉麻纤维改性及在高档家纺产品中深入开发研究,并着手起草“高吸水性改性纤维素纤维”、“低溶点改性水溶纤维”等新材料的相关标准;菲达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则与院士及其团队开展全方位科技合作,签订了4个科技合作项目。其中《大型烧结机分导式半干法脱硫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已经进入技术攻关阶段,集团还配套了30名中高级科技人员与8位专家共同研发,致力培育自有人才。




分享到:
0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浙ICP备10053157号-5

浙江组织工作网

诸暨递进式发展“院士经济”助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2011年08月19日 23:31:41 来源:浙江在线 诸暨组

  #!diantou!#诸暨市历来崇尚“耕读文化”,近代来涌现出金善宝、赵忠尧、斯行健等诸暨籍两院院士11人,但受县域城市区域位置、自身资源、承接载体等因素影响,在直接引进院士专家进行技术创新存在一定困难。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对高层次人才智力的迫切需求,近年来,诸暨市通过“举办高层次院士专家对接活动、组建院士专家咨询团队、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递进式模式,在发展“院士经济”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实现院士专家与诸暨经济、产业、企业的全面对接,进一步发挥高层次人才智力在推进该市袜业、珍珠业、环保新能源等“6+2”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举办高层次院士专家对接活动,实现院士专家与诸暨经济社会的“点面接洽”。积极设计载体,定期开展高层次人才智力对接活动,进一步拓展与院士专家联系渠道,吸引更多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来诸暨创业创新和开展项目、技术对接。2009年12月,该市举办首届“百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诸暨行”活动,邀请包括孙优贤、袁道先、李兰娟等11位院士在内的13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为该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出谋划策。先后举行了院士专家报告会等7大系列17项活动,200余家企业与院士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恳谈,寻求产业升级高端智力支持,拉开了培育“院士经济”的序曲。2011年1月,又举行“6+2”现代产业院士专家诸暨行活动,邀请岑可法、黄崇祺等30余名院士专家为该市产业发展把脉会诊、传经送宝、强筋壮骨。

  组建院士专家咨询团队,加强院士专家与诸暨产业的“点线接触”。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推进袜业、珍珠、铜加工及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8大产业的发展,该市提出在每个产业分别组建一个院士专家咨询团队,着力提升主导产业中核心专家和关键技术的集聚度。目前,8个院士专家咨询团队共有56名专家教授组成,其中两院院士7人。为建立与院士专家咨询团队的长效合作机制,该市制建立《“6+2”现代产业体系院士专家咨询团队工作机制》,提出“建立政产学研联盟、开展产业发展评估、进行企业现场会诊、拓展高校院所对接”四大工作机制,按照“统筹兼顾、条块结合、分工明确”的原则,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由市人才办牵头,科协、科技、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和各产业推进牵头单位具体负责落实,重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咨询团队“智囊团”作用,组织实施分产业活动,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创新成果,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凝练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构建一批创新服务平台。

  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促进院士专家与诸暨企业的“点点接合”。为进一步把院士专家等高端人才引入企业,实现院士专家作用发挥实现常态化、具体化。该市通过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方式,不断帮助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引进和转化。一是政策支持。在2010年全市第三次人才工作会议上出台的《关于优秀人才引进培养的若干政策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对经审核符合设站条件的,给予5万元启动经费,对列为绍兴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的,再给予15万元奖励。并制订具体的申报、审批和奖励程序,对每年考评合格的院士专家工作站给予适当奖励。目前,已有光裕竹业有限公司、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洁丽雅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全部被批准为绍兴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二是明确目标。工作站具有比较明确的目标任务,即围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组织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联合攻关,促进科学成果产业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并与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创新人才。三是部门联动。各相关部门加强工作指导和综合协调服务力度,主动加强与院士专家的沟通、协调和衔接,及时了解掌握咨询院士专家组和院士专家工作站面上进展与动态,着力推动各项工作高效顺畅运转;及时总结和梳理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创新解决问题的有效举措和办法。

  目前,“院士经济”的发展成效已初露端倪。如孙优贤院士领衔的机电装备制造院士专家咨询团队多次到诸暨调研,着力解决装备制造企业设备从经济型向高端型发展的升级改造问题,大大提升了经济效益。光裕竹业院士专家工作站与院士及其团队落实的“竹材重组材高频胶合技术的工程化难点”项目已完成实验室小试阶段,完成了2项国家标准的制定,申报了包括l项发明专利在内的3项国家专利;洁丽雅专家工作站与院士及其团队合作开展高吸水性改性纤维素纤维材料研发、军用功能性内衣及体能训练服材料和面料研发、汉麻纤维改性及在高档家纺产品中深入开发研究,并着手起草“高吸水性改性纤维素纤维”、“低溶点改性水溶纤维”等新材料的相关标准;菲达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则与院士及其团队开展全方位科技合作,签订了4个科技合作项目。其中《大型烧结机分导式半干法脱硫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已经进入技术攻关阶段,集团还配套了30名中高级科技人员与8位专家共同研发,致力培育自有人才。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