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农村信用联社党委在利民服务中创先争优 |
|||||
|
|||||
#!diantou!#“金融创新是当今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村信用联社规避风险,有效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临海市农村信用联社积极探索实施“丰收小额贷款卡”、“助农保”、“银村通”等农村金融创新模式,破解农村金融难题,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也不断壮大了农联社自身的实力。至6月10日,该社各项存款余额105亿元,贷款余额73.7亿元,是临海市唯一一家存款超百亿的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居该市金融同行业首位。临海市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党委书记张宇说,我们将继续推动金融创新作为提升农联社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列入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推动发展、服务中心、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实现我市农村金融的稳健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创先争优,思想领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煅造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必须塑造一支思想过硬的队伍。因此,临海市农联社党委认真贯彻市委和省农信联社党委“创先争优”工作部署,把对党员、干部、职工的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支部,创建10个党员活动室,组织红色之旅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重温入党誓词,上党课加强党性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该社党委积极支持和帮助下辖的营业部党支部与民进临海市科技经济支部结对共建,组建“党员服务队”,与“民进临海市科技经济服务队”联合行动,至目前,共开展服务上门下乡15次,服务市民6000多人次。临海市小芝镇桥头村是一个偏僻贫困的山坳村, 70%的人常年在外打工,村子里多是年老的村民和年幼的小孩。为使这个山坳村早日脱贫致富,该社“党员服务队”与桥头村结对,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6月12日,该社“党员服务队”又来到桥头村,为47户农户送去了3000只三黄土雏鸡,并邀请了几位专家传授养鸡技术。村民养出的蛋鸡,如果鸡蛋销不出去,将由“党员服务队”联合养殖大户,不低于市场价统一收购,这极大地调动了山区百姓养鸡的积极性,可为村民年增收20多万元。 去年11月,该社党委联合临海市永丰镇、发改局党组、民进临海市委会开展“送丰收小额贷款卡进山村系列服务活动”之“送金融、科技、文化、医疗下乡,创先争优服务三农”活动。六个党团组织服务队深入到临海市永丰镇茶辽山区开展服务活动。今年3月17日,该社党委组织“党员服务队”、 “走千家访万户”流动服务队走进海拔600多米的东塍镇金坑村,开展“创先争优、服务三农、‘银村通’工程进山村”活动,现场为村民办理贷款授信12户55万元、发放“丰收小额贷款卡”4张金额9.8万元。 金融创新,普惠“三农”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是临海市农村信用联社创新金融品牌的竞争理念。该社党委一班人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不断推出新的服务品牌,率先在国内推出“3+1”农村金融创新模式。“3”就是三大全国首创金融支农产品,即“丰收小额贷款卡”、“助农保”、“银村通”;“1”就是一大平台,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平台。 “我搞种植养殖业10多年了,丰收小额贷款卡最方便,不用抵押凭信用就能贷款。这张卡到现在已经用了八九次,尤其资金周转时间不长的,借了之后半个月就还上,一年下来光利息就能省三四千元。最主要的是省时间,办一次能用两年。”说起“丰收小额贷款卡”的好处,临海市尤溪镇于岙村村民薛和满赞不绝口。丰收小额贷款卡成了支农第一卡,它有效地破解了“三农”融资难问题,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普遍欢迎。 针对大部分农户因有效抵押资产少、担保人难找的状况,该社去年9月又创设了“助农保”贷款支农项目。“助农保”贷款是以行政村为单位,在对村民综合授信基础上,由农村信用联社让利10%的利息作为保费交给担保公司,经担保公司对农户初审后,为全村符合条件的农户一次性批量担保。这样,农户贷款可免除担保、抵押等一切手续。临海市涌泉镇横山前村共有农户537户,去年以来,全村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贷款的户数达243户,贷款金额1000万元左右。因无一笔不良贷款,这个村被评为“信用村”,并被确定为此次“助农保”贷款的试点村。横山前村村民周文龙有一间加工铝合金的小作坊。由于家里正在建房子,生意上又要投资,资金周转困难。在不需要任何担保手续的情况下,信用联社以“助农保”给他授信额10万元,他当天就贷了8万元。周文龙激动地说:“感谢农信联社为我解了燃眉之急。” 3月21日上午,在临海市金坑村,82岁的金道昌老人在家门口的农村信用联社代理点取到了存折上的50元钱。而此前,他至少要花半天时间,再贴上5元车费,才能到镇里取到钱。能在山区取钱,这归功于市农村信用联社在该村设立了“银村通”代理点。在代理点,每个账户每天可以提取500元以下的现金。金道昌老人说:“‘银村通’进山村,‘小钱’支取不出村,真是方便。”目前,“银村通”已在我市偏远山村设置了27个代理点,68个行政村上万人享受到森林补助、种粮直补、养老金缴纳和支取等便民服务。今年,该社将开通500个行政村,首先解决最偏远山村、最弱势群体的需要,构建起“便农支付绿色通道”。 同时,该社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夯实诚信基础,开展创建信用镇、村、农户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活动,以普查等方式地毯式建立农户贷款经济档案25.63万户,建档面已达到90.69%。并在早几年就在全市信用社组织开展“金牌信用户”及“星级信用村”的评定工作。对信用户、信用村进行评定升级,分一星、二星、三星分别给予不同的利率优惠和授信额度。加大对农户的利率优惠和信用授信额度,推进扩面增量。至目前,该社创建信用镇1个,“星级信用村”261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村的26.3%;“信用户”达23.91万户,“信用户”覆盖面达84.6%,贷款授信总额达到41.57亿元。 服务百姓,履行职责 古人云:“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该社党委一班人深深认识到这其中的道理,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履行社会责任。 临海市大洋街道西新村的20岁女孩谢露露,去年考上温州医学院,但因父亲去世,学费和生活费让贫困的家庭难以承担,该社得知这一情况后,即表示愿意资助她上大学。该社还每年向10名贫困大学本科生资助5000元直至其毕业,已向60名贫困大学生资助86.5万元。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生源地贴息助学贷款445多万元,为怀有梦想、家境困难的学子圆了大学梦。并通过党员捐款等形式筹集10多万元进行帮扶,先后与临海市双坑、善家洋等小学结对,每年儿童节为他们送去礼品和慰问金。每周定期送食物到善家洋小学,保证每个学生每天吃一个鸡蛋,每周吃一顿肉。 由于该社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不断创新新时期农村金融工作,积极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使全社紧紧团结在党委周围,围绕业务经营中心,扎扎实实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推动了各项业务快速增长,连续六年被授予浙江省“十强信用联社”、省级“文明单位”,被台州市委授予“台州市践行科学发展观先进基层党组织”。目前,该社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改革创新,努力为建党90周年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