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人民日报:年轻干部,今天怎样修养党性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记者 吴齐强 发布时间:2011-05-27 14:48:04

  5月5日至18日,一批生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甚至80年代的52名年轻干部汇聚井冈山,在中组部举办的第一期年轻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中,探寻中国共产党9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勤奋思考着、热烈研讨着,亲身体验并寻找着心中的答案。

  找准触发年轻干部激情的切入点

  党性教育摒弃灌输说教

  两周时间,培训班先后进行9堂专题教学,观看音像教学片,以“新时期党的年轻干部如何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的群众观与新时期的干群关系”、“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与廉洁从政”为题分组研讨等教学活动。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承办此次培训。学院教学科研部主任匡胜介绍,在课程设置上,尽量把握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抓住年轻干部学习的兴奋点,找准触发激情的切入点,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崎岖小道上汗流浃背,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让学员们记忆深刻。“想当年红军缺衣少粮,重担压肩,我们只是象征性装备都疲惫不堪,差距太大了。”一位学员说。

  不仅在井冈山周边地区,全体学员还驱车近800公里,先后来到兴国、于都、瑞金等教学点开展15场现场教学。

  “我们很喜欢‘从政经验交流’这个课程。”不止一位学员表示。共青团云南省委书记饶南湖说,“学员敞开心扉,自我剖析,内容涉及做官、做事、做人方方面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挫折的反思,这种分享式的交流对我很有启发。”

  “灌输说教效果肯定不好,课程设置把双向交流、从政经验交流、教学参观、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等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环节。”学院培训部主任雷霆说,“这些生动直观、丰富多彩的形式,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思考总结,真正从内心感悟。”

  读到信念与奉献,理解使命与担当

  红色课堂打动年轻干部

  昔日战场硝烟散尽,今日红色课堂激情飞扬。井冈山红色历史资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见证,也是一个蕴涵丰富的巨大精神宝库。“精神寻根和信仰朝圣的过程”、“党性锤炼的过程”……是此次培训班学员们普遍的心理感受。

  在井冈山烈士陵园的现场教学课上、在与红军后代座谈会上,不管男女学员,都有过热泪盈眶的时候。

  “从历史遗迹和红军后代身上我们不仅读到了什么是信念与奉献,而且更加理解了什么叫使命与担当!”广西崇左市委书记赵乐秦感慨。

  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张辉是个“80后”。他动情地说:“想想以前,为个人一些委屈和波折心里还闹过别扭,和先辈们比真是惭愧,作为年轻干部,必须以坚定的理想保持崇高追求、直面现实问题,任何时候都不彷徨、不动摇、不懈怠。”

  “这是第一期年轻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说实话,开班前心里很忐忑,也没多少底。”中组部干部一局副巡视员、青干处处长徐德光说,“从学员的反映看来,教学有特色、有效果,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

  修养党性需不断学习、长期教育

  紧随时代解决新课题

  “这个班几乎清一色地市级、县级‘一把手’,普遍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宽,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小三认为,他们今后将要承担更重要的职责,在党性修养、世界观方法论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其实,年龄并不是主要问题,年轻干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教育和培训加强党性修养。

  中组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党性教育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工作。共产党员一生都要进行党性修养,都要接受党性教育。事实充分证明,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坚持不懈加强党性修养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切实做到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清正廉洁。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张友南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提出了新课题,只有把准时代脉搏,增强针对性和指向性,党性教育才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在这里,年轻干部们提升了境界,看到了不足,更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