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刘先生到浙江省义乌市行政审批中心办理公司自营进出口权手续。外经贸窗口的工作人员看过材料后说:“好了,我们会帮您直报省里,您回去等消息就行了。”5天后,刘先生接到通知,手续办好了。“当年申请出口经营权,需要跑遍工商、海关等多个部门,花6个月才办下的手续,现在5天就搞定了。”刘先生感慨万分。
《浙江省加强县级人民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若干规定》从去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年来,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通过明确管理权限、简化管理程序和依法下放权力等方式,增强县级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
记者近日从浙江省政府法制办公室获悉,浙江全面推进扩权强县改革,35个省级放权部门均已出台规范性文件,放权事项全部落实。全省11个市均出台了放权文件,市级放权事项业已落实。其中,杭州市除将扩权事项落实到各县(市)之外,还逐步落实到各区;宁波市作为计划单列市,制定专门办法,规范其所辖县(市)和鄞州区的扩权范围和具体事项。作为全省深化改革试点的义乌市,扩权新增事项全部落实。而在省、市两级放权事项基本落实的同时,全省各县(市)政府均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对接、落实放权事项,全省县级承权工作也基本完成,并正常运行。
“看得见的扩权,听得到的发展步伐!”温州乐清市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扩权后,每个县(市)百姓开支节省1000万元
义乌人陈明林买了一辆二手车,若放在以前,他得跑趟远路,到金华市去办过户手续。现在,他只需在义乌行政办事大厅,很快就办好了过户手续。义乌作为县级市的这项权力,就是从金华市下放而来的。公务员考试、汽车换牌、卫生系统考试、班车票价核定等,这些以前必须在金华市申报审批的权限,现在都已下放到了义乌。
义乌市建设局法规科负责人说,现在义乌建设系统向上申报的项目,几乎都不需要经过金华市建设局,就可直接向省建设厅申报。“以前要先送到市建设局,市建设局要等全市其他县、区的年检报告都送齐了才向省里送,你想想多耽搁时间!”
如今义乌拥有618项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其中省级事项下放445项,市级事项下放173项。义乌因此被称为“中国权力最大县”。当地政府一位公务员介绍说:“扩权主要是减少了管理层次,简化了审批程序,使群众办事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今年义乌市出台了《重大投资项目联合办理》、《治理行政“慢作为”暂行办法》等10个办法,行政许可提速54.7%,其中内资企业登记从1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外资企业登记从10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土地登记缩短2个工作日。
当地政府部门提供的材料显示,单是机动车驾驶考试权限下放一项,就给义乌人每年节约2000余万元;下放的公务员考试、相关职称考试权限,两年就为义乌市1.5万多人省去舟车劳顿和相关费用至少150万元;公安交警下放的机动车变更登记管理事项,一年就可为百姓节省500万元。
从浙江全省看,实施扩权强县改革,进一步调整理顺了省、市、县三级政府的权责关系,探索扁平化的行政管理新模式,有利于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能,创新运作机制,有利于县级政府转变职能,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更直接、更主动、近距离地为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省事、省时、省钱的有效服务。据初步匡算,扩权事项下放后,平均每年可为每个县(市)的百姓节约费用1000万元。
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将在今年三季度基本完成
此次浙江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主要有五大任务:转变政府职能,突出职责重点,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在规定限额内设置机构,做好政府组织机构的调整优化;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合理确定政府部门职责分工;完善管理体制,调整和规范各级政府的事权关系,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人员编制的余缺调剂和总量控制,严格在机构限额内设置机构,严格核定部门的领导职数。
嘉善县毗邻江苏、上海,是长三角区域的重要节点,是城乡统筹发展较好的县域。
近日,记者来到嘉善客运中心。这里有长途客运区、城乡公交客运区、城市公交客运区、出租车客运区、车辆维护区、燃料补充区、旅客商业服务区。候车大厅内设置12个检票口,站内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电子监控。还有医务室、餐厅、商店、加油站等服务功能,整个客运中心实现了人性化管理和智能化运行。
“小商小贩到田头,公交站头到村口,轿车开到家门口。”来自农村的乘客们,一个个全是乐呵呵的。
富阳市受降镇环境优美,过去为了完成工业总产值和招商引资考核任务,跟风规划建设工业小区,引进了一些不符合当地环境功能的产业。如今按照新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受降镇把发展功能定位及时修正为生态型城市新区,景观居住、旅游休闲、创意产业,已成为杭州、富阳城际之间的绿地。
“我们系统地提出了事关富阳整体发展战略转型、科学发展路径选择、统筹整合经营理念、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人为本抓人促事等诸多方面思路、观点和方法,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富阳科学发展的框架体系。”富阳市委书记徐文光对记者说。
据介绍,浙江全省正在进行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将在今年三季度基本完成。
扩权强县,已经深入为“强镇扩权”
今年2月,温州市提出,把乐清市柳市镇、瑞安市塘下镇、永嘉县瓯北镇、平阳县鳌江镇、苍南县龙港镇这5个试点强镇建设成为镇级市,将按照中小城市的目标进行规划、建设、管理。
温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镇级市”这一突破性思路,使得这一新名词进入公众视野,并引发各方高度关注。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仅占温州1/10区域面积的30个经济强镇,人口数量占全市的2/5、经济总量占全市的1/2强。而在此次试点的5个镇中,有4个强镇位列其中。
温州第一经济强镇柳市镇区域面积仅49.88平方公里,去年全镇工业总产值高达376亿元,相当于内地的好几个县。全镇常住人口已突破25万人,城镇承载力受到很大的压力。而作为乡镇,柳市镇由于没有土地规划权,近5年来,企业出现了大量外迁的现象。
素有“中国农民城”之称的龙港镇,30万人口的集聚地仅有一个20多人的公安派出所,由于在镇一级没有执法权,要抓一个犯罪嫌疑人,需到县公安局去办理相关报批手续。责大权小的问题,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一个瓶颈。
“原有条块分割的乡镇管理模式必须改变,要把权力尽可能下放到乡镇,夯实基层,改变以往权力集中到上层,责任集中在基层的不合理现象。建立‘镇级市’,此‘市’非彼‘市’。这个‘市’不是行政级别的改变,而是以镇的属级建设小型城市,最终建设现代化小城市才是‘镇级市’的真正含义。”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体改处处长邹向阳说。
温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发文,明确了推进强镇扩权改革“扩大权限”的重点,主要围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工作平台和理顺管理体制等方面。
中心镇是延伸县(市)中心城市向农村地区提供服务的中间环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是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而我国行政执法权以县一级为主体,乡镇层面很少。乡镇干部形象地说:“天大的责任,巴掌大的权力。”
浙江省全面推进扩权强县,已经深入为“强镇扩权”。在科学规划前提下,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的原则,扩大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中心镇发展的自主性,推动中心镇做大做强。
在泽国镇,以政府名义发出的文件、措施,以政府名义对外签订的合同、协议,必须经镇法制办审核后,报镇长或分管领导审批,方可盖章对外公布。
温岭市法制办公室主任陈斌说,为解决乡镇执法有责无权的问题,温岭市已陆续将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土地违法、建设违法等行政执法权,委托给乡镇政府行使,改变以往“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执法困境。目前,温岭市乡镇政府执法职权共计239项。各镇为此建立了案件审理委员会,以及法制办审核把关制度。
目前,在浙江全省,各地扩权强县,强镇扩权,改变管理模式,下移执法重心,依法行政,已趋常态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