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ntou!#近年来,一大批博士、博士后等高级人才汇聚宁波,人才总量达到78.5万人。这些引进的人才给宁波带来了什么?在宁波的生活、工作、创业还称心吗?几天来,商报记者对引进的各类人才走访发现,随着政府各项人才优惠政策的落实、企业人才观念的增强,宁波正成为这些人才生活的家园、创业的乐园。
潘志军:这是我最成功的选择3年前,当这位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年轻博士踏上宁波之路时,他对自己的选择心里有点忐忑。如今,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很庆幸:“公司不仅解决了我生活上所有的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给我提供了广阔的事业平台。我现在承担两个项目,其中一个项目的科研经费就有800多万元。”
还没毕业之前,潘志军就收到了全国各地多家公司的邀请,2007年宁波高洽会期间,他应邀来甬,现场考察。
“当初,很多朋友听说我想到宁波,都颇有微词,说宁波是二线城市,房价太高,消费水平也处于全国前列,虽然工资高一点,但相比之下生活压力要高很多。”
那时他也犹豫过,但公司的诚意和承诺打动了他,他终于作出了他认为是这一生中最成功的选择。
2008年6月,他正式加盟宁波博威集团有限公司,从事有色金属的研制开发。
公司虽然地处鄞州区云龙镇,距离市区比较远,但这丝毫没影响他在宁波的生活和工作。公司在江东给他提供了一套两室两厅的房子。
潘先生来自湖南,博士毕业前,他的妻子和小孩都在老家生活。他一到宁波后,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就着手给他解决妻子的工作问题。
更令潘博士满意的是,公司给他提供了广阔的事业平台,2008年他一到公司,公司就给他配备了助手,还安排了老专家给他做参谋。
两个月后,以他为主的两个攻关项目就“上马”了。潘博士很兴奋,“这样的大手笔着实让我没料到,毕业不久就挑起了大梁,有了这样的平台,不愁干不出一番事来。”
如今,一个攻关项目已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化。
巫军:我的事业从宁波起步因为有了拜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在国际药物化学界占有了一席之地。该公司的创始人巫军,从宁波浙大博士后工作站出站后选择了宁波,创建了这家高科技公司。几天前,巫军博士奔赴美国,洽谈药物开发的技术难题。
巫军是博士,也是“地农”。在镇海,他“耕耘”着200多亩土地,但种的东西有点特别。“这些都是我经过实验室培养出来的,‘原版’野生的在我国自然界很少很少。”从实验培育到成品种植,从业界认证到市场接纳,巫军花了至少10年时间。
石杉碱甲是国际上目前公认的对老人痴呆最有疗效的药物,但其原料千层塔因生长周期非常缓慢,而且还受环境、气候等多条件的制约,因此,光是石杉碱甲原料,进口价每公斤都要数百万元人民币。而这个植物的提取物,即BE提取物,有同类功效,但其原料价格每公斤仅为1000多元。
BE提取物的研发,作为国家立项的科技项目,巫军获得了科技部的国家创新资金支持。巫军说,进入宁波浙大博士后工作站后,他就享受到了许多政策优惠,之后选择宁波市天衡制药有限公司作为自己科研平台,他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所有生活上的事情,站里都打点得妥妥当当,我就能全身心投入技术研发。”
从事生物医药研究,离不开精密的实验仪器、齐全的资料库和长期的资金投入,许多科研人员都碰到过这样的难题,然而,巫军没有这些方面的困扰。天衡制药有限公司非常重视科研和人才,敢于投资;镇海区组织、人事等部门也鼎力相助,为科研人员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
有了这些坚强的后盾,巫军从零开始,创建了天衡制药天然药物化学标准实验室,并与美国美敦力公司合作,独立研发成功“巴氯芬鞘内注射液”,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
这一成果引起了国内多家知名企业的关注,许多企业向他伸出橄榄枝,给他许诺更优惠的条件,但他没有动心。
2007年出站后,巫军选择了宁波,留在宁波创业,成立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他说,“在这儿,我的舞台肯定会很大。”
如今,巫军创办的宁波拜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正将自己的研发项目一个个转变为现实。光是BE提取物,2008年就已抢占了国际市场近1000万美元的份额。
朱勇兵:宁波是我成长的地方每天下班后,朱勇兵都会坐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电视,这时妻子在厨房里忙碌,孩子在书房里埋头写作业。这一幕每天重复上演,但朱勇兵百看不厌,他记不清多少次对自己说:“幸亏当时来到宁波,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朱勇兵老家在安徽安庆。1994年,20岁的他来到宁波,在北仑甬港汽车修理厂跨行当做起了学徒。没想到,一接触汽车维修就爱上了这一行。
2003年,朱勇兵跳槽到了佳华汽车维修中心(现改名为宏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司要求维修工持证上岗,要有相应等级证书。”但当时朱勇兵只顾埋头干活没有任何证书,达不到这一要求。于是当年他回了一趟老家,在家里通过考试拿到了“初级工”职称。
这次遭遇,让朱勇兵意识到要不断在理论上提升自己,2004年,他在市公管处推荐下,参加了美国碰撞维修讲师培训班,并以优异成绩结业。随后被推荐参加首届“奔腾”杯全国汽车钣金大赛,并分别在宁波和全国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市公管处有关领导主动找到他,建议他破格申报“技师”职称。随后,朱勇兵到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进一步培训,在这里他遇到了良师沈一奋,“从第一次接触开始,他就不厌其烦地帮助我,把他的实践经验、理论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我。”
在沈一奋的督促下,从2006年到2009年,朱勇兵连续通过计算机国家一级考试、参加在职培训拿到了大专文凭。其业务技术也开始在宁波业内小有名气。2007年,朱勇兵被安徽省奇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授予“奇瑞售后服务技术专家”“奇瑞售后技术培训讲师”称号。
朱勇兵在2009年被评为汽车维修高级技师,成为宁波在这一行业的顶级专家之一。他的工作也因此改变,被“奔驰”品牌高薪聘请,成为该品牌专业技师。
“刚开始做学徒时,我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00多元,中级工时月薪1500元,技师时月薪2500元,现在每月有5000元。”朱勇兵说,宁波这个地方不仅给了他工作,更重要的是给了他成长的通道。
政策解读
博士后出站留宁波一次性补助20万
宁波在吸引博士后方面的优惠政策主要有各项补助、家属就业安置、子女就学等几个方面。
博士后在站期间,浙江省每人一次性补3万元,宁波市每人补4万元。出站后留在宁波工作的,给予一次性20万元的补助。
在安置家属就业方面,原则上,由我市各级国家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正式引进,落户宁波,并与单位签订5年以上服务期协议的,其家属的工作安排列入本市政策性安置。
在子女就学方面,如果是义务教育阶段,可到地段服务区的义务教育段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相对较好的义务教育段学校就读,与户籍地学生同等待遇。学杂费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
每年1000万资助留学人员创业启动
创业资金:宁波市本级每年安排科技创新创业资金1000万元,用于资助留学人才在我市创业启动和科研开发项目。
宁波国家高新区对留学人才创业企业,给予一次性2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并给予两年期内100万元贷款额度以内的贴息补助。对经认定为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的海外人才,可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并提供100万~300万元的贷款担保。
安家补助:引进的教授或博士,易地安家补助标准为15万元;对经认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来甬进行合作研究或实施成果转化的海外人才的购房安家补助标准为50万元;把在甬工作创业的博士或高级职称等相关人才纳入政府限价房保障范围。
宁波保税区对入园创业的留学人才提供入住保税区生活小区的保障,3年内免收租金。宁波国家高新区对来创业或工作的留学人才,给予每月500~2000元的住房补贴。
办公用房:留学人才在政府投资创建的各类产业园区或留学人员创业园内创办企业所租用的生产、科研用房,3年内给予租金减免。
宁波国家高新区对入园创业企业的办公用房,前三年按每名留学人才100平方米以内标准全额减免房租。
专家把脉
人才中介:宁波企业用人有魄力
杨涛,宁波智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这位已有了8年从业经历的人力资源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在二线城市当中,宁波的吸引力是很强的。
“就宁波的人才环境而言,政府的优惠政策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杨涛告诉记者,但宁波很多企业老板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引才用才的理念也吸引了很多的人才。
在杨涛看来,尽管宁波对人才已经具有了相当强的吸引力,但目前依然有不少因素制约了人才的发挥,导致了一部分人才引进后不久又“另攀高枝”,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所谓的“老板文化”。
众所周知,宁波民营经济发达,由于传统的原因,许多企业文化其实就是“老板文化”,企业的重大决策基本上都是老板说了算。
市人事局:宁波急需什么样人才
说起这些年宁波人才环境的变化,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周永全处长甚是感慨:人才总量大幅增加,众多硕士、博士、海外留学人员等高层次人才对宁波情有独钟。
尽管如此,目前我市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依然很紧缺。相关数据显示,特别是机械装备、物流等传统优势产业和信息化、IT产业、动漫产业、材料与医药等新兴产业所需要的高级人才更为紧缺。
可喜的是,在政府各项人才政策的引导下,企业的人才意识明显增强,加大了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创造良好条件使用人才,留住人才。(据东南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