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

杭州西湖区让博士后在产业创新中挑大梁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赵爽 徐丽君 曹义 发布时间:2023-03-31 11:52:21
分享到:

近年来,杭州市西湖区委人才办、区人社局始终把博士后群体作为战略性人才资源储备,不断健全完善政策、服务、平台“三位一体”支撑体系,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做实做强,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让博士后站点“开枝散叶”

西湖区把博士后平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突出“优质企业引才”导向,通过打通高校学科链、专业链与龙头企业优势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快引进和培育博士后青年人才群体,进一步提高载体对高端人才的承载力。

积极联络街镇平台建立广泛“联络网”,选准优质企业设站。刚结束对辖区内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杰华特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调研的博士后工作相关负责人说:“只有在设站布局的前端做好充分的评估考量后,把确有能力招引高端青年科研人才且愿意为人才提供高薪聘用岗位的设站机会交给意愿设站的企业,才能更好地科学布局博士后站点建设,为西湖区产业链升级提供高校引才供需平台。”

经过不懈努力,西湖区目前博士后站点已涵盖理、工、农、医等重点学科行业、范围涵盖全区重点产业。2022年,西湖区有蚂蚁科技集团、浙江省环境科技等8家知名行业龙头企业先后获批设立省级博士后试点站,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功升格为国家级博士后站,全区博士后工作站数量达到了25家,目前在站博士后超过340人,日渐壮大的青年科研队伍不断为西湖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注入动力。

让创新主体“龙腾虎跃”

“西湖区的博士后资助力度大且兑现非常迅速,为我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经费支撑,也解决了我生活和家庭的后顾之忧。”以人工智能为研究方向的西湖高等研究院在站博士后杨林易博士表示。

西湖区遵循“省市有叠加、地方有配套”原则,大力推进博士后制度优化和政策集成供给:对国家级和省级博士后试点站分别兑现最高100万元和50万元的建站资助;每招引一名博士后,对站点兑现26万元的科研经费和站点日常经费资助;对新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每人兑现24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对出站后留西湖区工作的博士后更是提供一次性40万元的大额引才补助。过去三年已累计拨付相关资助补贴超2.5亿元。

为帮助站点多方引才,西湖区坚持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才相结合,通过定期收集统计设站企业博士后引入需求情况,积极帮助企业与猎头牵线搭桥,引导鼓励同领域已设站单位强强联合,探索建立“一企连多校、一站一猎头”的招引模式。同时,鼓励企业有针对性地推出产学研合作项目和博士实习岗位,推动校企人才共建共享,促进资源双向涌流和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改变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被动状况,实现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对接与合作共赢。

纵览西湖区近几年的博士后风采,这些成绩光彩夺目:在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区博士后斩获1金1银的优异成绩;西湖高等研究院白蕊博士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0年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国家级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入选135人,省级博士后科研择优项目入选32人;由西湖区设站企业的博士后承担的科研项目超160项,成果转化新增产值累计超过4.8亿元。

让博士后感知“西湖温度”

为全面完善保障服务体系,西湖区定期召集全区博士后站点管理人员座谈,面对面了解博士后招引和管理过程中的点滴问题,全力协助解决博士后站点的所求所需。建立西湖在站博士后人员库,实行“一人一档一助手”,定期跟踪走访,在博士后职称评定、人才计划评选、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定向服务,解除后顾之忧。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出站博士郑晓清对此感受颇深:“博士后时期是创新思维最活跃、精力最旺盛、自主性最强的阶段,是创业创新的黄金时期,有了政府和企业对博士后工作的支持,只要抓紧机遇,必能大展宏图。”毕业于浙江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的他,于2016年进入博士后工作站,在政府和企业的双重关怀下,科研创新能力和项目管理水平获得了快速提升。出站后,他以专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建筑设计师等角色陆续完成了西湖大学、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等一大批具有全国行业影响力工程项目的设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拿出最高的礼遇,打造最佳的环境,搭建最好的舞台,支持博士后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形成以人才带动创新,以创新带动发展,以发展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西湖区人社局副局长高宇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