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鲍道榕、于砚华、潘剑龙、柳飞和金彩虹等五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党员代表,围绕“人社服务为人民”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他们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就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百姓办实事、解难事,人社服务在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等问题进行了分享交流。
“疫情期间的就业工作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在急难险重关口,党员必须积极主动靠前发挥模范作用。”福建省福州市劳动就业中心副主任鲍道榕在一线从事就业服务工作12年,还曾在甘肃定西挂职,负责福州定西扶贫劳务协作工作。他以去年疫情期间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为例,介绍了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民办实事。疫情期间,福州市人社局采取点对点、一站式接送方式,接回4.3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同时开通中西部地区务工人员的就业通道,党员先锋工作队深入云南等地驻点招聘,为脱贫攻坚按下了“快进键”。近年来,人社部门开展行风建设,实行打包办、快速办、简便办,群众办事体验进一步提升。鲍道榕介绍说,以前是企业找人社部门去兑现政策,疫情期间是政策找企业,企业通过网络申请,人社部门后台审核比对公示,企业直接在网络上确认就可以。福州市仅2020年便为1.77万家中小微企业发放了稳岗补贴,让企业在困难期间实实在在得到了“及时雨”。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就业服务局副局长于砚华从业30多年来耐心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被称为“就业红娘”,以其名字命名的“于砚华六步工作法”和“于砚华基层就业志愿者服务队”在当地推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工作中我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当最大的事去做。”她说。对每位求职者,她都力求做到“保姆式服务”,手机24小时不关机,从推荐适合的就业岗位,到跟踪回访,直至稳定就业,每个环节一管到底。见面会上,她还展示了一幅二维码,这是她工作中的新“武器”。她介绍,为给群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就业服务,区人社部门开辟了“指尖就业”“码上推介”,研创了涵盖基层就业18项业务的基层就业基础数据库,研创了职业介绍线上服务系统,实现了供求双方24小时对接。2004年以来,她所在的白城市洮北区人力资源市场已累计为10余万名求职者圆了就业梦,年均职业介绍成功率达90%以上。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觉得要讲担当、讲作为、讲克难。”浙江省温州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支队长潘剑龙奋战在为劳动者维权的第一线,是农民工心中的“护薪人”“暖心人”。“他们挣的每一份工资都是血汗钱,甚至是家里的‘救命钱’。维护他们的工资权益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当发生或者发现欠薪时,他们第一时间化解处置,想尽一切办法加以解决,像家人一样守护劳动者。他介绍,根治欠薪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做到及时动态监管,从源头实施监测和治理,温州人社部门依托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建立系统平台,研发“智慧监察·阳光支付”监管平台,探索实现对建设工程领域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动态监管,并把2000多个建设工程项目从“线下”搬到“线上”,将欠薪治理从原来的侧重治“顽疾”转变为治“未病”。通过努力,温州的欠薪案件数量持续下降。
江西省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综合处处长柳飞曾担任江西省横峰县岑阳镇朝堂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他充分发挥就业扶贫促增收、技能扶贫强素质、社保扶贫保生活的人社扶贫优势,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说:“作为人社系统的一名党员干部,我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把群众的事当回事,坚持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坚持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他积极开办扶贫车间、开展创业培训,带领两个贫困村6100多人整体脱贫。同时为当地老百姓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保。朝堂村2015年人均收入3900元,到2018年提高到12300元,当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我非常庆幸能够通过我的努力,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了解到我们国家的惠民政策。”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局局长金彩虹说。在她心中,群众的利益都不是小事。她2013年参加工作,成为两河口镇的一名基层劳动保障员。她始终坚持用群众易于理解的大白话宣传国家的好政策,用浅显易懂的数字对比给父老乡亲做工作,让越来越多的父老乡亲通过政策宣传参加养老保险。两河口镇1035平方公里辖区内,散居着1400余户5000余名群众,她发挥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作用,努力克服海拔高、环境差等重重困难,挨家挨户走遍了全镇所有乡村,一家家核实参保信息、录入参保花名册,一位一位给群众做工作,经过700多天的努力,使两河口镇的参保率从66%提高到了100%。
见面会上,五位党员代表还就如何助力将宏观政策更好地落地惠民、如何开展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如何解决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难题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