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自己村里的项目,我每天都会打开手机看一看进度汇报,希望它早日建成,到时候我们村的环境会更好。”近段时间,余杭区中泰街道双联村村民胡澎杰每天都会通过“智汇中泰”平台,查看双联村垃圾清运集置点整治工程的推进情况。
中泰街道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位置,近年来主动承接未来科技城溢出效应,同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街道、村社两级有大批民生、基础设施类工程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建设工程领域监管难度大,是群众信访投诉较为集中的领域,也是制约清廉村居建设一大瓶颈。
如何打通基层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夯实清廉村居建设基础?中泰街道依托“智汇中泰”这一平台,规范小微权力运行,将村社“三务”、运行流程等在平台上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及受理意见建议,切实维护和保障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通过“自家的工程自家管”的方式,让清廉村居建设更规范。
以双联村垃圾清运集置点整治工程为例,街道将该工程纳入“智汇中泰”阳光工程模块管理,定制专用监管程序,设置“招标公告、名录库、民主监督、反馈评价、施工节点”五大重点,实时公开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创新推出延期、违规等风险智能预警功能,引导本村党员群众当起“云监工”,确保工程按进度,督查有重点,反馈更便利。
“以前许多小额工程建设项目采取直接委托方式交易,交易不公开、群众不知情,极大增加了廉政风险,带来后期监管盲区。现在将工程全过程公开,在质量和进度上都有保证。”中泰街道纪工委书记蒋月华表示,“智汇中泰”综合管理平台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织成一个缜密的监督信息网,提高监督的质效和精准性,帮助从源头上遏制不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