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内蒙古草原上,你看那鲜菇多诱人

文章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聂伟霞 县委报道组 严晶晶 陈雅雯 发布时间:2019-06-13 15:58:40
分享到:

编者按:“云和师傅”,是我省响当当的一大劳务品牌。历经14年培育发展,这个敢拼敢闯的群体,如今人数已达657名,后备人员1000多名。近年来,200多名“云和师傅”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号召,分赴四川、湖南、湖北、云南、内蒙古等地区进行创业指导,帮助100余万名中西部农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在精准扶贫路上贡献着“浙江智慧”。

云和县兴农食用菌合作社的生产线,正“轰隆隆”运转着。工人们却已有半年时间,没见过理事长石余凤了。“理事长怎么还不回来,都到出菇的关键时刻了。”嘈杂声中,工人们扯着嗓门抱怨着。

2000公里之外,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有着连片大棚和厂房的上京食用菌脱贫产业园,看起来很显眼。记者钻进当地农民陆广凡的菇棚,终于找到了“失踪”半年的石余凤。眼前的她,一头短发,精明能干,快速穿梭在菇架之间,查看它们的生长进度。透过菇架的缝隙,记者看见她的脸颊,已被强烈的紫外线晒出了两块“高原红”。

50岁的石余凤已不再年轻,却始终“雄心”勃勃。身为“云和女师傅”的她,这辈子都在做一件事:传播食用菌栽培技术,带领百姓共同致富。而放着自家合作社不管,半年多前跑到内蒙古去“折腾”,是因为她深刻意识到,这种“南菇北养”的尝试,能让我国西北部地区的农民早日脱贫。

云和人石余凤成功了吗?“南菇北养”情况怎样?这条精准扶贫路走得通不?带着3个问题,记者追到了内蒙古。

赤峰鲜菇,畅销市场

“艰苦奋斗了半年多,今天终于出成果了。看,这些鲜菇长得多讨人喜欢!”菇棚内,是石余凤欣喜的声音。

菇棚主人、60多岁的陆广凡,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在石余凤的指导下,夫妻俩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鲜菇。

在两层楼高的大棚里,8000椴菇棒摆满五层。一椴椴白色菌棒上,已长出一朵朵浅咖啡色的香菇,看起来肉质厚实、鲜嫩欲滴。“我们今天摘了300公斤,收购价是每公斤12元,可收入3600元,预计今年仅鲜菇一项,增收至少两万元。”陆广凡兴奋地对记者说。

菇棚外,已有不少收购商在排队等候。来自丽水的收购商华建军,眼里布满血丝但精神奕奕。他说,这个园区向全国收购商敞开大门,他和同伴昼夜不停,开了30多个小时的车,奔来这里抢购,“我们浙江鲜菇生产已接近尾声,而这里才刚刚出菇。”

“突突突”,40岁的当地菇农何勇军,开着装满鲜菇的小货车来了。“想不到,半年时间,我家就打赢了翻身仗。”老远,何勇军就扯着喉咙喊道。

原来,前两年,何勇军种植食用菌亏了不少,今年他一口气购下4万椴菌棒,预计有6万元的收入,不仅能弥补此前的亏损,还会有不少赚头。

看着收购商盈门的场景,石余凤满心欢喜。她转头对记者说:“你没看到,5月13日那天,鲜菇正式开采,园区几百农民的脸上都是笑容。”

记者抵达采访的这一日,园区共销售出2000多公斤鲜菇。石余凤算了算,全园区共150万椴菌棒,一椴菌棒可收入1.5元,今年至少有200万元的收入。

千里之外,盛情难却

前半辈子都在云和打转的石余凤,怎会突发奇想奔到千里之外?

“邀请石余凤,我们是选对人了。”林东镇党委书记赵紫军说。他还打开手机,翻出了保存着的一段视频。

2016年11月,央视四套《走遍中国》栏目,播出《云和师傅走天下》的故事,讲述了石余凤等3人的创业故事。短短26分钟的报道,深深地刻在了赵紫军的脑海里。他得知,在遥远的浙江云和县,人们称呼有着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为“云和师傅”。早在2005年,“云和师傅”就成为浙江省的一大劳务品牌。令他眼前发亮的信息是,“云和师傅”这个群体,通过基地示范、技术指导,已在全国多个省份50多个地区,将食用菌产业变为农业主导产业,帮助上百万中西部地区农民迈上小康之路。

当时,赵紫军正面临强烈的挫败感:正是2016年,巴林左旗为帮助175户474位农民异地搬迁脱贫,在林东镇投资8000万元,建起这个扶贫产业园。产业园建好了,农户也纷纷进驻。但连续两年,或菌棒集体“休眠般”不出菇,或种出的菇质量不好。大家想了不少办法,仍没多大起色,种植户的收成也都泡了汤,园区面临关停。

这时,赵紫军想到了《云和师傅走天下》的故事。2018年9月,林东镇派出人员,辗转千里来到云和,找到了石余凤。

“听说那里是一望无际的荒漠,人迹罕至,打死我也不会留下来,就当是一次旅行吧!”面对草原人民的盛情邀请,石余凤难以推辞,而去巴林左旗的路上,她也反复告诉自己,“出去看看就好。”

“为什么我们栽培的香菇品质不好”“为什么辛苦了一年,培育的菌棒却变‘死棒’”……一到上京食用菌脱贫产业园,大家围着石余凤问个不停,满是期盼的眼光,触动了石余凤内心深处最柔弱的地方,“打死不留”的想法也开始动摇。

后来,就有了石余凤“失踪”半年的事件。

呕心沥血,攻关栽培

一个月后,安顿好合作社的石余凤,带着几位技术人员,“飞”到了林东镇。

“之所以决定来,一方面是看到了草原人民脱贫致富的迫切心情,另一方面也是有成功的信心。”石余凤说,在云和,食用菌栽培,5月做菌棒,12月出菇;在内蒙古,可反季节栽培,10月做菌棒,次年5月出菇。这就意味着,在市场上可与“南菇”差异竞争。

说干就干。她和团队不仅向当地菇农无偿传授食用菌种植技术,还与1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食用菌种植销售协议。

虽然“云和师傅”走遍天下,但到内蒙古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石余凤还是头一个。没有任何种植经验可以借鉴,她只好迎难而上。

既是总经理,又是技术员,从培育菌棒到发菇十几个环节,石余凤手把手教农民技术,同时举办了5期百人大型培训、8次现场培训,半年下来,带出了两支50人的专业技术团队。

“最难的技术关,是菇棚里温度湿度的控制。”石余凤回忆说,内蒙古冬季气温达零下30多摄氏度,且昼夜温差特别大,气候干燥。面对这种特殊气候,半年来,她没睡过一天好觉,深夜、凌晨,每隔一小时就要起床,钻进菇棚挑灯记录温度湿度,并做出相应方案。

记者翻看她堆放在床头那5本厚厚的笔记本,惊讶地发现,那些记录密密麻麻数据的纸张,都有带血的手指印。石余凤解释说,草原上气候干燥,她水土不负,经常会流鼻血……

辛苦换来了成功的喜悦。经现场检测,150万椴香菇的成活率达到了99%。

爱上蔚蓝,把心留下

凌晨5时,太阳便从草原上升起,园区也热闹起来,菇农们纷纷钻入大棚,投入鲜菇采摘中。

那天,恰巧赤峰市召开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推进会。上午8时,全市100多位农业干部,涌入园区参观取经。

“目前,我们园区的食用菌种植,是赤峰市规模最大、最成功的。”负责介绍的赵紫军,一脸自信。

巴林左旗,是国家级贫困旗,农民以种植谷物、荞麦、绿豆等为主,但因干旱少雨,常常靠天吃饭。因此,当地一直在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园区管委会党支部书记毛国江对记者说,在石余凤带领他们走出第一步后,接下来,当地还将继续投入200多万元,拉长产业链,目标要将脱贫产业园培育成北方食用菌培训基地、生产研发技术中心和销售集散地。

石余凤也把心留了下来。她和这里的很多农民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为让农民爱上种菇,她垫付资金,将高品质的菌棒,以低价卖给农民;又与他们签订协议,承诺一旦市场行情不佳,她负责返还种植成本或“托底”回购。这些做法虽让自己亏了不少钱,却点燃了大家的种植信心。

当地53岁的菇农路翠芬说:“以前我们是不愿种菇、害怕种菇,现在是爱上种菇、主动种菇。”她不但种好自己的菇棚,还租用邻居的菇棚,不断扩大种植规模。

“我还要继续和这里的人一起奋斗!”石余凤信心满满。精准扶贫路上,她自己也步入了人生的新航道。

“雄鹰展翅云天,爱上你的蔚蓝……爱上内蒙古……各民族,守望相助”,夕阳下,石余凤哼唱着《爱上内蒙古》,以曲送别记者的离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