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41年放映6000多场“红色电影” 一位乡村放映员的坚守

文章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赵路 通讯员 诸敏芳 发布时间:2019-06-10 10:04:08
分享到:

6月5日19时,天色刚暗。位于杭州留下街道杨家牌楼的中心小广场上,65岁的杨志平头戴照明灯,向前微微欠身。他的身后,是数百双聚精会神的眼睛,齐刷刷盯着七八米开外的荧幕——上面正播放着电影《廉政风云》。

“当了41年放映员,放了6000多场电影,晚饭几乎都吃成了夜宵。”杨志平向记者打趣道。

1978年,杨志平进入了当时的“留下放映队”,成为一名乡村电影放映员。从那时起,他和同事万永良一起,用自行车载着放映器材走村串巷,找空地架起设备,拉来电线,支好荧幕,在一个个农事繁忙后的夜晚,把欢乐送到千家万户。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几乎每个乡镇都组织了电影放映队。据杨志平回忆,在杭州范围内,乡村电影放映队最多时达上百支。即便如此,由于电影“档期”有限(一部热门电影,每个乡镇往往只有3天租期),依然满足不了需求。一个放映员,十来个村“抢”,也是常有的事。

“一个放映队,既是一座流动的电影院,也是一个流动的宣传站。”杨志平说,选择影片时,他挑的几乎都是红色题材电影。从最早的《地道战》《闪闪的红星》,到后来的《开国大典》《大决战》,杨志平总在第一时间带给乡亲们。

此外,杨志平还有个保持至今的“小习惯”——在每一场电影开播前,他都会进行半小时左右的“红色思想教育”。有时,他会用放映机播放自己亲手制作的幻灯片,都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时他会自编自演一段江南小调,用二胡、快板伴奏,引发全场掌声雷动。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电视的不断普及,刚经历了“黄金十年”的乡村电影逐渐步入低谷。对于杨志平来说,“吹弹打唱”依旧,只是为之喝彩的观众越来越少。

身边放映队的同事一个接一个离开,周边村庄的电影放映队也纷纷解散。有人劝杨志平改行,合伙做生意、跑运输,可他一一婉拒。“一方面,我真的爱干电影放映这一行;另一方面,红色电影的教育作用百姓需要,社会也需要。即使别人不干了,我还得干!”

1998年,杨志平把自家的两层楼房进行了改造,一楼的几间房打通,安置好座位和放映设备,一个约150平方米的“家庭电影院”开张了。平时晚上放映,休息日全天不休,主题依然是“红色电影”,门票一元一张,能看两部电影。

杨志平的“家庭电影院”一开就是10年。人多的时候,100多人的位子能满座。人少的时候,观众只有十来个人,甚至个位数的也有。最少的一次,只来了6个人,连租片的成本都收不回。可杨志平始终没有放弃。

2007年起,国家开始实施“21312”工程,重点支持乡村电影放映——从最开始一场补贴150元,到如今补贴逐步提高至一场240元。对于杨志平来说,这项政策如同雪中送炭——他终于可以背起设备,再次出发放映了。

转塘、闲林、下沙……随着杭州城市的扩张,杨志平的放映足迹越来越远。他发现,乡村电影的观众也变了——从本村村民,逐渐变成了租住在村里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房里往往没有电视机,对于这些“新杭州人”来说,一场免费的电影,意味着一次身心的放松。也正是这个原因,几十年前“每场爆满”的情景又回来了。

观众变了,杨志平“红色思想教育”的内容也变了。“进城务工指南”“建筑工地安全教育纪录片”“公安防诈骗专题”……这些新内容,不断充实到他的片库中,为“新杭州人”的新生活贡献力量。

同时,正在杭州遍地开花的农村文化礼堂,也成了杨志平和乡村电影的新阵地。在杨家牌楼,今年3月正式落成的农村文化礼堂一楼,专门开辟了约80平方米的“红色影厅”。这个大厅既是杨志平风雨无阻的放映场地,也成了村里的党建基地。

杨志平说,只要有机会,他的“红色电影”放映之路会一直走下去,“这是我一生的使命!只要有需要,我就会带着我的播放设备出现,为农村带来欢乐和正能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