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快递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张文斌:学问从说话开始

文章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何苏鸣 发布时间:2019-01-22 15:05:56
分享到:

90后理科生张文斌,没有读过曾在上世纪50年代风靡一时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他是绍兴市柯桥区委组织部里年龄最小的干部。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了小说里主人公林震的影子。

“林震是什么形象?”张文斌问。

“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

这个“三有”的答案,让这个年轻人腼腆得笑了起来,他很快对应着总结出自己工作的“三大件”——开会、调研、写材料。

“是不是太枯燥了?”看我蹙眉,他也沉思,“要不给你讲讲工作中悟出来的学问?”

方言比“官话”管用

2014年夏天,刚刚成为公务员的张文斌头一次发现,说话也是一门学问。

当时,柯桥全区正轰轰烈烈地开展小微排污企业整治工作,作为安昌镇大山西村的“驻村见习公务员”,他的第一课,就是跟着村党委书记徐志连,上门给两家小微企业主“做工作”。

张文斌说,头天晚上,他在笔记本里密密麻麻摘抄了工作任务,第二天一进门,就掏出本子打算“照本宣科”。

徐志连也开始掏口袋,不过他掏出来的不是本子,是香烟。边分烟,边用方言开腔,“最近生意挺不错吧?”

“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咯。”企业主接过了烟,也接过了话头,一来二去,张文斌发现自己也听出了里面的乾坤:这户人家愿意按要求整改,只是担心整改延误出货,影响生意。

这还不好办?“您放心,小微排污企业整治采取的是限时整改,时限内可自行调配生产和整改。”终于接上了话,可张文斌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不仅自己觉得尴尬,还一下子让之前的聊天冷了场,急中生智,他立刻又把这番意思用方言讲了一遍,“这下感觉终于对了,在场的人们也都笑了,和我说,‘小伙子,就该这样说话嘛’。”

可信任与理解,远不是靠说几句方言就能解决的。张文斌在几次进村走访时,发现老党员寿阿发对村里的工作不配合不热情。

“这背后肯定不简单。”张文斌说,之后,他每次去村里都到老人家里去转转,老人终于坦言,因为档案丢失,自己无法享受退休村干部的待遇,心里这道坎总是过不去。

见招拆招,之后的几天,张文斌跟着村干部接连走访了好几个当时的老干部,补足了材料,落实了待遇,“现在村里有什么工作,老人肯定是带头的积极分子。”

要大数据,更要讲实际

张文斌是个地道的“理工男”,成为一名组工干部以后,有人替他可惜,“这下就是和文字打交道了,把专业都扔了。”张文斌可不这样想。

这几年,随着党员队伍管理的日益规范,发展党员细节难把握和新任党务工作者对业务不熟悉等问题接踵而至,科室里有心设计一个管理系统规范各项操作。

“要不我试试?”“菜鸟”张文斌主动提议。之后连续几天到深夜,张文斌几乎将所有休息时间都献给电脑。按照党员发展25个流程,逐一显示所需内容,节点时间超过80%设置短信提醒,直接在线备案所需材料,各类资料可通过手机端拍照输入,也可以电脑端手动录入……

“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系统!”最终,系统做成了,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让张文斌开始思索,“都说组织工作是人的工作,但大数据、信息化一定也是大势所趋。”

当然,“理工男”可不是只会和电脑打交道。

2018年,为了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制定好相关政策文件,柯桥在所有社区开展调研。为了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张文斌愣是抽出时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跑遍全区所有社区,和每位社区书记做了交流。那正是一年里最热的日子,他经常满身大汗跑到一个社区,汗还没有收干,又赶去下一个。

看,这位新上手的组工干部,做事是不是挺有板有眼?

相信我,不如证明我

“90后?到底牢靠吗?”在需要阅历和资历的机关,年轻人更加任重道远。

2018年12月,柯桥面向全区400余名90后年轻干部推出10个正科级岗位,380余人报名参加竞争。最终发布在“柯桥组工”微信公众号上的公示信息,阅读量达到近6万,几乎是平时的100倍。

“关注的背后,其实就是对我们这些年轻人的期待。”张文斌说,面对工作的挑战,要别人相信我可以,不如证明我真的可以。

所以现在,学习是他的常态。当驻村干部,就老老实实把时间都“泡”在村里,看村干部们怎么解决棘手的问题;参与文件起草,就一门心思把相关领域“吃透”,把基层情况摸个门儿清;督促工作推进,就想方设法到相关部门单位了解情况,一一梳理痛点堵点……

2018年,柯桥区在城市社区推动设立“一站式受理、全科式服务,一个人受理所有事务”的“百通岗”。按理说,“全覆盖”实现了,张文斌的工作就算是完成了,可他又钻起了牛角尖,“‘百通岗’的位置安排在便民服务中心的中间,居民来办事还得找半天,能不能干脆安排在门口?”

聚贤社区党组织书记许红星告诉我,在张文斌的几次“登门拜访”后,原本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他,调整了“百通岗”的位置,第一天就有好几个居民点赞。

张文斌说,在有些人眼里,组织部门是严肃、神秘,甚至“高高在上”的,组织工作是枯燥乏味甚至是“多此一举”的,组工干部是低调神秘不停“闭门造车”的,“我们要努力把工作让更多的人听到,看到,感受到,这是组工干部的工作动力,更是组织发展的活力。”

张文斌说,他赶上了年轻人能够展示才华、奋勇拼搏的好时代。今后的路怎么走?无他,唯有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