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

“指挥棒”指向科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述评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记者 刘祖华 谢鹏 发布时间:2019-01-21 16:03:25
分享到: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标识,被称作评价人才的“指挥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天地,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

2016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聚焦突出问题,狠抓改革落实,完善配套政策,向用人单位放权,为人才松绑减负,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改革红利逐步显现,职称制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破除“三唯论”——

树正量才的尺子

“学历终于不是拦路虎了!”2017年2月,宁波协力机电液公司董事长陈斌,凭着研发机器获得的超高专利分量,破格评上了高级工程师。

从事塑机行业30多年,手握3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4项,出版著作2本,却因只有大专学历,数次被挡在了高级职称门外。陈斌的这段遭遇,不少专业人才感同身受。

“学术水平再高,没有论文就评不上教授;明明工作跟外语不沾边,过不了外语考试就评不上职称。”这些年来,职称评审中的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倾向,日益成为人才诟病的焦点。

量体裁衣靠尺子,评价人才看标准。改革就要奔着问题去、瞄准痛点改。针对职称评审外语、论文、计算机“一刀切”问题,职称制度改革着力破除“三唯论”,拆解“硬杠杠”,“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取消外语、计算机要求,弱化论文权重,为人才松绑减负。量才的尺子回归公正科学,解开了限制人才的“绊马索”。

改革既要“破”,更要“立”。职称制度改革打破“三唯”倾向,鲜明树起重品德、能力和业绩的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品德放首位,更加注重考察职业道德。河北健全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安徽加大对违背诚信承诺、弄虚作假申报人的惩处力度,对品德有问题的实行“零容忍”;云南、重庆、贵州、西藏、新疆等地建立诚信档案库和失信“黑名单”,使学术失信、学术不端者寸步难行。

在业绩、能力评价标准上,以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基础,开展分层分类评价,体现行业特色、专业特点,增加技术创新、专利发明、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等评价指标权重。辽宁、广西、宁夏等地注重突出行业特点,对基础应用学科、应用技术学科、医疗卫生、现代农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分类制定评价标准;山东、青海等地按照各系列专业设置的不同,细化制定各系列、各专业评价标准,干什么、评什么,不再“一把尺子量到底”。

下放评审权——

让用人单位“穿上称心的鞋”

“没想到刚回国就能享受这么好的政策,可以直接参加正高职称评审。”30多岁的刘尽尧,先后在杜克大学、麻省理工从事博士后研究,前年加盟上海交大医学院后不久,就顺利评上了教授。这得益于职称评审权下放,让医学院有了更大自主权。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人才行不行,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各地积极推动职称评审权下放,突出用人单位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用人单位和社会组织作用,让用人的评人、评人的用人,使用人单位都能“穿上称心的鞋”。

湖南、陕西、四川等地围绕服务经济创新发展、企业转型升级,向自由贸易实验区、高新技术园区等区内重点单位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山东、湖北、广东等地探索社会化评审,鼓励第三方机构参与人才评价,积极吸纳龙头企业参与评价标准制定;浙江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体的职称评价体系,由“政府评”向“业内评”转变。江苏、山西等地鼓励支持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人才评价职能。

放权不等于撒手,松绑不等于松懈。各地在放权的同时,注重加强监督管理,实行评审公开制度、公示制度和随机抽查、巡查制度,建立复查、投诉机制,构建政府监管、单位(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综合监管体系,提高职称评审公信力。

湖南建立职称评审前双公示、评审方案备案审核、评审期间巡查和评审回避制度,评审会议专家由纪检部门随机抽取,防止职称评审违纪违规行为;福建推行“一随机、一巡查、一公开”制度,评审前对材料进行随机抽查,评审时实行全过程巡查;天津推行“双公示”“双承诺”“三公开”“四到位”和“四不准”制度,确保职称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下放职称评审权,使用人单位从过去的部分自主、单向争取、责任压力较弱,转变为全过程自主、责任全担、压力全受,倒逼用人单位用好职称评审权,更加注重能力和实绩,让评聘结果能够“服众”。湖南、四川等地人社部门反映,“越是推行单位自主评审,单位的责任意识越强,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就连举报都比过去少多了。”

打破“天花板”——

更大范围释放改革红利

“鲈鱼育苗你有哪些技术突破?”“从事冬枣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近日,山东举行首批职业农民职称评审,评审以前所未有的面试答辩形式进行。走出考场,盛泰冬枣合作社理事长韩志刚说:“这个职称不是‘评’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从山东农民评上中级职称,到北京非遗传承人也能评职称,随着职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红利惠泽越来越多职业群体。

改革既横向拓展,又纵向推进。横向上,保持现有职称系列总体稳定,取消个别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职称系列,整合职业属性相近的职称系列,增设新兴职业领域的职称系列。纵向上,健全层级设置,工程、经济、会计、统计、技工院校教师等11个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

广东在清理规范各系列专业设置基础上,构建分类清晰、等级完备、定期更新发布的职称专业目录;北京、四川、黑龙江等地结合地区产业发展实际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及时调整职称专业设置,新设特种设备、动漫设计、工业设计、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网络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特色评审专业,促进新兴行业发展;云南出台意见,拓展职称评价人员范围,如乡土人才、民族民间中医药人才、文化人才等,敞开了职称评审的渠道,不受体制内外的限制。

改革打破了许多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生涯“天花板”,有效解决了部分领域人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职业倦怠,让他们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的双重提高中更有奔头,更加激发他们投身本职工作的热情。

创新“互联网+职称”——

信息多跑路,人才少跑腿

“现在申报职称,通过网络就可以随时提交材料,了解申报进度,只用来一次现场审核原件,跑腿次数明显减少啦。”这两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惊喜发现,过去需要两头跑的职称申报,现在足不出户,便可“一网搞掂”。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2017年7月,人社部出台《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方案》,建设统一规范的职称评审信息系统,打造全国职称评审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支撑职称申报、审核、评审等业务的开展,实现职称评审服务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增强职称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各地聚焦专业技术人才反映突出的评审渠道不畅、评审通知不及时、材料要求不清晰、材料提交多反复、评审过程不透明、评审数据共享度低等问题,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简化优化申报流程和服务,创新“互联网+职称”模式,实现在线申报、在线审核、在线评审、网上查询、数据共享,让信息多跑路,让人才少跑腿,切实增强人才获得感。

浙江、内蒙古、海南、江西等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推进“互联网+职称”建设,开展职称网上申报、网上审核,打造“阳光职称”;湖南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建立职称评审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职称证书数据库建设,实现职称数据网上公开查询,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一站式”“个性化”服务。新疆专门为对口援疆省市、港澳台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开辟渠道。